本文转载:
叶青博客访问量:485310
博文数量:1272 12月1日 周二 雨
上午在麻城进行省民进京九线经济带的调研。
我大约1995年第一次去麻城,调研京九线开通对麻城经济的影响,当时提出“铁路经济”的概念(现在已经有高速公路经济、高铁经济的概念了),现在麻城有或者将有“三高”——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三铁”——京九线、沪汉蓉铁路、汉麻铁路,应该说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
现在还要继续研究京九线成为中部崛起的经济带之后,麻城还有什么新的机遇?
如果说15年前京九线通车时麻城获得第一次发展机遇的话,那么现在京九线经济带成型,是麻城发展的第二次机遇。
在座谈会上,我谈了几个建议:
——做好麻城“通道城市”的文章。也叫“过渡型城市”、“支点城市”、“节点城市”。他们自己也认识到,麻城市位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合肥城市群之间的城市。
——找出麻城与湖北先进县之间的差距。湖北没有全国百强县,但是有中部百强县11个,在统计上要进行专门的比较分析。
——把“京九线经济带”作为麻城招商引资的新亮点。机会难得。
——做好“杏花村”文章。有专家说,杜牧的杏花村是指麻城的“杏花村”。有旅游开发价值。在“杏花村”里喝麻城“老米酒”,其乐无穷。
——做大麻城的“汽配产业链”。麻城现有规模以上汽配企业37家,最大的是气门厂,还有做大的空间。两种思路:老汽配产业中还差什么?可以引进什么新的汽配产业?
——发挥两个火车站的作用。在一个县级市,有两个火车站(京九线火车站与沪汉蓉动车组火车站),难得。机场有临空经济区,为什么火车站没有“临站经济区”?可以围绕两个火车站规划经济区。
——发展太阳能产业,定位“太阳城”。要向保定学习。当地领导说,麻城日照时数在1900-2100小时之间,年晴天日数在155-180天之间,是太阳能的一级可利用区,“湖北之最”,可以建设太阳能发电厂。
——建设花岗岩大市场。麻城的花岗岩工厂超过50家,应该有一个影响全国的花岗岩大市场,扩大销路。通山则是大理石产地。
——武汉城市圈要有“节点支撑城市”。这是我上午最大的收获。武汉城市圈靠“1+8”笼统发展是不够的,而要使33个县同步发展也是不可能的。省里必须支持33个县中条件好优先发展,我称之为“节点支撑城市”。比如黄冈中的麻城、武穴,咸宁中的赤壁等。就是要在八个市找找“支点”,享受直管市的待遇。这样,就形成“1+8+直管市+县+重点镇”的发展链条,推动城市圈的整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