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前天,河南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正式结束了26年的收费历史,开始对车辆采取免费通行措施。然而记者在现场发现,大桥免费通行之后,原本的各项管理措施也一夜之间没了踪影,本该绕行的三轴以上货车甚至超重、超限车辆在桥上一律畅通无阻。(10-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停止收费就无人管理,这种现象让人十分不满,但丝毫也不让人感到惊奇。记得20多年前就有人在《光明日报》写过评论抨击过这种现象,那篇评论的题目笔者还记得非常清楚:“且说不让收费就不办事”。20多年过去了,那篇文章中抨击的现象还是这样的严重,我们的一些管理部门还是这样的没有长进,还是这样以部门创收为第一,还是这样把单位谋利当管理。 公众看到,某项事情国家如果准许部门收费,一些管理部门就精神百倍,办法特别多、力度也特别大,就会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地收费,不会有一点空隙、也不会有一点疏露。任你是天上飞的,水底游的,地上走的,都逃不过他们撒开的收费巨网。每一分、每一厘他们都会收进囊中,真是“颗粒归仓”。而一旦国家取消某种事项的收费,那些刚刚还精神抖擞的管理部门,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人影子也找不到,真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管是其管理的事项是险象环生,还是险情迭出,管理者都是死不露面。 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一些管理部门也不是在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服务好群众上做文章,而是时刻都算计着哪些领域有利可图?都分析着哪些行业有钱可赚?都思考着哪些事项容易收费?一旦发现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容易收费的,就要想方设法揽入怀中。即使与自己部门职责不相干的也要找个理由争着管、寻个借口抢着管。甚至为了争到管理权,管理部门之间还不惜大打出手。而没利的、有难的事情就互相推诿,互相躲避,谁也不管。是一切向钱看,一切为钱转。唯钱办事、唯钱办案、唯钱管理、唯钱服务。一句话,无利不早起,看钱来做事,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前天取消收费,昨天管理部门就不见人影,管理措施就没了踪迹,真是立竿见影,让人无限感叹! 坊间早有流传:工作就是开会,服务就是收费,管理就是要钱,感情就是喝醉。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目前的这种状况只不过是再次证明了这个顺口溜。再次说明了我们有些管理部门的确不是以维护秩序、管好事务、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而是以收费当服务,把要钱当管理。 一些管理部门的这种一切向钱看,一切为钱转。唯钱办事、唯钱办案、唯钱管理、唯钱服务的思维和作法,从浅处说是履行职责的错位,是服务意识的缺位。从深处说,则是职能的异化,是执法的变味。按说,管理部门都是由财政供养的单位,也就是说,其管理、其服务都是由纳税人出资购买的公共产品,都应该是认认真真地向群众提供服务,切切实实地向社会履行好职责。绝对不应该是看钱做事,有钱就管,无钱不理!那么为什么还是屡屡出现这种管理部门收费就精神百倍、不收费就无影无踪的现象呢?笔者认为:首先是一些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在他们的心目中,管理就是他们创收的手段,执法就是他们敛财的载体。其次是国家对这种不为服务为创收、不为管理为敛财的行为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和责任追究。如果没出现重大的事故,对这种有钱就管,无钱不理的现象基本上没有处理,有时即使出现了重大事故也只是不痛不痒地处理单位了事。因此,应该从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这种不让收费就不管事的现象中找出这种病症的症结,并举一反三,全力实施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多管齐下,以彻底杜绝这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