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全省基层党建三年规划的要求,麻城大力加强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2006年起每年新建服务中心90个,加上改扩建提档升级,全市715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达到“五务合一”的标准,为山乡农民打造了配套完善、功能适用的精神家园。
多方筹资建地标
歧亭镇杏花村是该市布置的一个仿古景点,3年来依托项目和部门帮扶,在景区中心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仿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新建改建党群服务中心,钱从哪里来?市级财政加大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投入力度,每年预算500万元,整合资金超过3000万元。
整合项目“增砖”。合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江树村、韩家强村等8个村依托“中彩”项目,彭店村和石陂村依托新农村建设项目,大堰村等15个库区村借助水库整险项目,有效解决资金瓶颈。
能人帮扶“激活”。聘请2216名社会名流、各界精英、致富能人为名誉书记、发展顾问,调动能人帮扶捐助潜能。谢店村聘请罗先进兄弟和袁德兄弟为发展顾问后,两家出资10万元援建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万家塆村引进本村能人丁家胜回乡创业,他融资3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服务中心。
开发资源“造血”。城郊村、园区村和镇区村通过村级招商引项目进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南湖办事处清水塘村处于城区繁华地带,以一楼面出租10年为条件,吸引外商出资建起6层楼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铁门岗乡茅瓦屋村利用村级1000亩土地流转租金,建起13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强化服务造气场
“过去,5个村干部挤在一间潮湿的房子里办公,干部不愿来,群众瞧不起,现在才像个办事机构!”站在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石陂村党支部书记石凤华感慨颇多。
从2010年开始,规定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必须做到“五务合一”,将党员活动室、办事大厅、农家书屋、农资超市、医务室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行“一站式”服务。落实工作制度和值班制度,统一印制办事流程图和办事指南,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岗位职责统一上墙。今年前9个月,麻城各中心共为群众代办事项19000余件。
加强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照顾,依托群众服务中心成立“四点半学校”和“老人娱乐室”;农村矛盾多,村里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温馨谈心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推广农机,定期组织农民集中培训。今年全市选聘500名农业科技指导员,借助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累计培训农民26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资料15万余份。
愉悦身心筑乐园
“清晨我站在清清的牧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每当夜幕降临,宋埠镇湘邦河村就会传出清脆悠扬的歌声。村委会前宽敞的广场上,一百多名妇女踩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这是全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的缩影。
完善党员服务中心娱乐功能。统一购置投影机、电视机、VCD机、电脑及音响设备。组织群众练习跳广场舞,举行乒乓球、棋牌竞技等文体娱乐活动,促进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办公场所建广场、安路灯、成立健美队,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生活。
为了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各村设置农家书屋,定期播放远程教育课程,有条件的还配设“垄上网吧”,平均每个阅览室存有图书1.8万余册,其中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占60%,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平时学习新知识、查阅资料的好帮手。在春节、建党节、国庆节等假日,村级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舞狮划船、拔河、篮球、棋类等健康娱乐比赛,把文体活动推向高潮。(通讯员 刘敏 汪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