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时许,福州台江榕城古街与老药洲路交界处,一名“神偷”在斑马线上来回穿梭,尾随背着挎包的女子。只需短短的5秒钟,他就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挎包里的贵重物品偷走,而被偷的女子毫不知情。路过此地的市民掏出DV,拍摄下了“神偷”的作案过程”。 “警方表示,榕城古街附近商场很多,常有小偷出没,甚至还存在着许多行窃团伙。警方提醒,市民在逛街时,最好将包放在身前,挎包不在视线范围内,往往成为小偷的目标。”(10/11来源:海都网-海峡都市报)。 看了这条新闻,笔者很有些郁闷的感觉,也很有些憋气的味道。街头小偷猖獗,公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于往来人流之中毫无畏惧地行窃,目击的百姓十分愤怒又不敢声张,只好悄悄地地拍下其作案过程向媒体报料。群众的这种举动完全可以理解,因为百姓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更不是职业警察,擒贼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也缺乏这个技能,弄得不好就会受到人身伤害,还担心事后小偷报复。能够拍下小偷作案过程并向媒体报料已经是很有正义感、很有责任感的表现了。但是,作为以除暴安良、维护正义、维护秩序、保护人民为己任的人民警察,却也只是提醒:“市民在逛街时,最好将包放在身前,挎包不在视线范围内,往往成为小偷的目标。”这就很有些让人想不通了。 从警方的表示中,我们看到,福州警方对榕城古街附近“常有小偷出没”的情况是很了解的,知道“还存在着许多行窃团伙”。既然警方对这一带小偷活动的情况这样了解、这样清楚,那么为了什么不及时、果断地出手清除小偷,以保护群众的利益、增强群众的安全感?难道作为小偷天敌的警察也缺乏擒贼技能?也害怕小偷报复?也担心人身安全?显然这种猜测是没有道理,也说不过去的。但是,除此而外,还能有什么解释?如果一定要解释:那就只能说:福州警方缺乏责任感,是典型的不作为。 中国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让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与此同时,公众的安全感却不升反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治安状况每况愈下,有的地方是盗贼蜂起,大案频发。群众坐在家中怕偷,走在街上怕抢。项链不敢戴,手镯不敢露,钱包怕被抠,背包怕被割。有的农村地区,农民是猪不敢养,鸡不敢喂,养头牛耕地,只能牵进室内和人睡。笔者的老家是一个只有40多户的小村子,去年一年就被盗了四头耕牛,到派出所报案,到如今一头牛也没找回。有多户农民因此不再养牛、也不再种田。 社会治安状况每况愈下、群众安全感不断降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警方打击不力,破案不及时、破案率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小偷为何敢于那样猖狂?群众为何不敢声张?就是因为警方打击不力。对犯罪打击不力就让坏人得意,好人憋气。打击不力、破案不及时、破案率不高,一个方面是案件侦破难度大,或是案破了但案犯不容易抓。另一方面就是警方精神懈怠,有些不作为。你看,这条新闻中,从警方对小偷活动的情况的了解看,说明小偷不是初来乍到,不是个别现象、不是偶然作案。也说明警方注意这些小偷不是一天、一时了,而是注意了一段时间,并掌握了其基本活动规律。如果要破案、要抓现行,应该不是难事。但是,为什么警方只是提醒市民,而不是迅速擒贼?是不是因为小偷偷的不是高官、不是名人、也不是国际友人,警方就不卖力?昨天有新闻正好为人们的这种猜测做了注脚。10的《武汉晚报》报道:“香港女导演许鞍华到武汉为新戏取景,不料在汉正街附近放在面包车里的提包被盗,内有现金、银行卡、剧本以及许鞍华本人的相关证件。对此武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赵飞亲自过问,刑侦局、硚口分局侦查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成立了破案专班,在全市发布紧急协查,经过5天周密侦查,最终将嫌犯抓获。“你看这破案何其迅速,而且是不讲价钱、全力以赴。什么时候,警方把这种劲头用到保护百姓上来,而不只是提醒,小偷也许就不会这么猖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