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88|回复: 1

人民网:湖北师范学院“关注夕阳,关爱老人”实践报告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201

108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聯合國交通規劃署署長 大黃石交通規劃特派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558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10-15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9290301.jpg
——关于湖北省黄石市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调查
□郑凤 徐诗燕(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实践部)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在中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空巢老人”,作为中国在此轮老龄化浪潮中最突出的表现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已经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仅有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到2010年,我市老年人口总数约有38万。而对于农村的空巢老人将远远大于城镇。近年来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引起了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目前有关空巢老人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老年社会工作研究尚少,而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又将是重中之重。当今社会对“三农”问题的探讨也将又要增加一个档次。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今天,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我们通过对黄石市农村老人分别以问卷,走访、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老人生活的困难及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求得社会各方面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并解决空巢老人的实际问题。纵观我国现有的空巢老人研究,本文从老年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对其研究现状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空巢老人研究提出了建议及展望。
【关键词】空巢老人   留守老人   老年社会工作   研究现状
一、导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报告通过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调查,了解老人的生活困难及需求。其次我们希望所有子女都能重视其空巢老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价值观,使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得到切实的改善。空巢老人,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中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与之相应的社会问题包括:“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悲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在一些高龄化国家,老年人自杀现象较为普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中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老年人尤其空巢老人的问题也将进一步的显现出来,从而也说明了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在一起,所有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为此,我们对我市农村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黄石市为总体,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本调查团队的此次调查目的划分为三组(即历史文化学院实践部、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实践部)进行社会调查地点,然后在每个村子中按比例抽取若干空巢老人,最后以所选取地区的所有空巢老人为总体采用偶遇抽样方法抽取了300名空巢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于是,300位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就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
2.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空巢老人的需求;二是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对其养老方式的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看病难,经济来源少,大部分存在自给自足,社会生活单一);三是了解其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为深入了解目前空巢老人现状,更好地将老年社会工作运用在实处,让老人在老年生活上更满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结合当前空巢老人形势,为其国家对养老问题方面的政策更好地完善提供指导和借鉴。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42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生活的基本现状(包括生活困难、生活的需求、生活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被调查地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抽取以及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由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社会调研部以及美术学院调研部、体育学院调研部12名队员形成一个调查小组深入到黄石市阳新县月朗村以及邻近的村子实施与完成(该问卷全部为被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其过程中,本社会调查小组对于空巢老、留守老人不解处也加以讲解帮助,力求达到较理想的调查效果)。实际发放问卷277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84.8%(其中男性85人,占36.2%;女性150人,占63.8%)。
附:与此同时,本次调查也加以访谈得到了若干份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访谈资料,以此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资料。该访谈主要询问了关于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基本家庭组成、生产状况、邻里关系、生活需求以及空巢老人、留守了老人现在生活状况的态度、想法、及期望等问题。
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有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人类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随着农村外出创业、务工人员与日俱增,这些外出人员留守在家的老人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的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有边缘化的危险,笔者对黄石市阳新县月朗村及邻近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做了一次专题调研,来研究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一)身体状况
月朗村是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不便与江西九江相隔不远的村子,经济不算景气,子女大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居多,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月朗村男、女比例相差相对悬殊,男性为36.2%,女性为63.8%。由此也可以看出男女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女性寿命较长。
表一:性别
性别
频数
百分比
85
36.2
150
63.8
表二:年龄
频数
百分比
60-69
165
70.2
70-79
60
25.5
80-89
10
4.3
(二)老伴角色的重要性
从表三、表四中看出老伴角色在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生活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老年人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伴角色对老年人晚年生活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体社会老龄化的角度看,家庭和老伴是老年人生活的最后依靠。数据表明,老伴在经济、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都发挥着儿女们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来说,丧偶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过其他生活变故。另外,在经济方面,男性老人的总收入比女性老人的总收入要高,女性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老伴;在生活照料方面,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老人,都将老伴作为除自己以外的第一生活照料者:在精神慰藉方面,老年人诉说的第一选择也是配偶,其次才是子女。
表三:老伴是否健在
数频
百分比
健在
160
68.0
已去世
75
32.0
表四:心里不愉快时,您会找谁说心里话
频数
百分比
老伴
75
31.9
子女
70
29.8
孙子或孙女
5
2.1
其他亲戚
5
2.1
邻居
30
12.8
湾子里比较知己的老人
50
21.3
(三)受教育程度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影响
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受教育状况也会影响老人在晚年的生活质量。表五数据表明,月朗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当他们做不动农活的时候,呆在家里,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他们的晚年生活会在无聊中度过,也许他们会跟邻居聊天,但是我们也知道,老年人在年老的时候身体各方面都会出现问题,这时他们的生活是枯燥的。
表五:文化程度
学历
频数
百分比
未上过学
160
68.0
小学
50
21.3
初中
15
6.4
高中
10
4.3
大专及以上
0
0
(四)由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涉及到留守儿童问题
从表六、七可以看出月朗村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大多数与自己孙子或孙女生活在一起,自己的子女出去打工。子女外出打工,只有逢年过节回家看望一下父母(66.0%)和自己的子女,因此老人的心理和精神都不能及时得到子女的安慰。这也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父母情感的缺失,父母教育的缺位。给留守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表六:与您的孙子居住情况
频数
百分比
155
66.0
不是
75
31.9
其他
5
2.1
表七:是否经常回家看望
频数
百分比
经常回家看望
35
15.2
子女忙,很少回家看望
40
17.4
逢年过节才回家看望
150
65.2
子女不愿意回家看望
5
2.2
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看望
0
0
黄石是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男装名城,十三五建设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  黄石论坛是涵盖四区一县(阳新)一县级市(大冶)一国家级开发区,最全资讯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201

108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聯合國交通規劃署署長 大黃石交通規劃特派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558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10-15 1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经济来源
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基本可以自己种地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老人平时生病需要花费、孙子孙女生活需求……就需要子女给得。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子女.其次就是政府救济,政府对老人都有一定的救济金,养老金是国家规定60岁以上开始有养老金可拿,虽然不多,但对月朗村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来说,可谓一笔救济金。
表八:经济来源
频数
百分比
种田所得 
110
46.8
儿女给的
175
74.5
养老金 
5
10.6
政府救济(含低保)
90
34.0
亲戚救济
0
0
其它
15
6.4
表九:种地亩数
频数
百分比
1亩以下
45
26.5
1-3亩
90
52.9
3-5亩
20
11.8
5亩及以上
15
8.8
(六)对养老院的态度
养老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黄石市目前有4家养老院。但是作为农村人,封建思想比较深厚,他们认为去养老院的人①没有子女②子女不孝顺。还认为自己如果去了养老院,就会给自己的子女抹黑,因此,宁愿在家度过晚年,也不愿意去有专人照顾的养老院。表十的数据显示也明确体现出月朗空巢老人、留守老人97.7%都不愿意去养老院。
表十:是否愿意去养老院
频数
百分比
非常愿意
5
2.1
愿意
0
0
不愿意
230
97.9
(七)生活状况的满意度
对于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来说,子女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孙子孙女健康快乐,家庭和睦就已经很满足了。自己苦点累点都无所谓。虽然经济不好,但也不抱怨什么。绝大部分老人对他们的晚年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表十一:生活满意度
频数
百分比
非常满意
25
10.6
比较满意
75
31.9
一般
85
36.2
不满意
50
21.3
很不满意
0
0
四、思考与建议
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中,政府提出了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即要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重点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力发展的新阶段。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妥善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老年问题是实现总目标的一件大事。而对于现在的老年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所以用老年社会工作理论来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刻不容缓。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1、要继续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要进一步拓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入救助对象,给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2、加大对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要适当提高政府补助的比例,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制定并完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养老保险措施,促进农村家庭孝心养老向制度养老的转变。
3、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一是由政府投资在每个镇(街)建立一所可容纳100—200人入住的福利院,工作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加强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增加报刊、杂志等阅读资料和必要的健身器材,为老有所乐提供场所。三是各镇街要成立基层老龄组织,村(居)要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档案,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项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4、完善“空巢老人”医疗服务需求。当前,疾病风险仍是老人最大的风险,医疗保障是老人首要的保障需求。对于现有农村老人来说,目前的农村医技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等,使农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大都是自费,而农民的支付能力极为有限,加上医疗费用上涨,使很多老人本来已经疾病缠身,却无钱看病。所以,要尽快建立并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每个社区都要建立社区卫生站,每个村建立一个卫生室,有专业的医务人员,由政府对医务人员发放工资并每年给予适当补贴。
(二)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系列问题中,若只依靠家庭经济支撑或政府、社会临时救助、农村低保等往往是杯水车薪,必须设立相应的基层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有条件的村(居)、社区可由村级集体拨款,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每月按年龄不同发给生活补贴,改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
(三)抓好“回引工程”,鼓励外出打工青年回归创业。
农村大量青壮年民工外流,虽然使农村经济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也辛苦了留守的“空巢老人”。调查中不少“空巢老人”反映,子女按时寄的钱多数花在了孙辈的生活费、学费和零用钱上面,但老人的经济收入并未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有明显改善。同时,由于“空巢老人”年老体弱,又长期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农活,他们大多都身患疾病,医药费由子女分摊,仍难以摆脱“小病拖,大病扛”问题。这不仅要引起外出农民工的重视,更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外出民工的回乡创业,不仅有利于乡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主要的是让农村老年人过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四)建立社会关爱机制,发展老年服务事业。
开展志愿者爱心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村(居)民代表、党员代表,针对空巢老人积极开展爱心服务活动,实行结对帮扶,定期上门家访并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每周一次帮助,每月一次心理疏导,积极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发挥老年人互助作用。大多数老年人在进入晚年后,最怕精神孤独、寂寞,怕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累赘”,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多为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通过社区建立老人互助小组,提倡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健康老人为体弱老人服务,从而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优势互补。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建立社区求助呼叫系统,为“空巢”老人家庭安装“爱心呼叫器”,发放“爱心通手机”,切实解决多病、体弱、“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开展医疗、生活照料等入户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提供无偿或低偿医护服务。
五、小结
首先,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再次,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黄石是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男装名城,十三五建设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  黄石论坛是涵盖四区一县(阳新)一县级市(大冶)一国家级开发区,最全资讯互动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