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省黄石市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调查 □郑凤 徐诗燕(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实践部)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在中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空巢老人”,作为中国在此轮老龄化浪潮中最突出的表现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已经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仅有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到2010年,我市老年人口总数约有38万。而对于农村的空巢老人将远远大于城镇。近年来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引起了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目前有关空巢老人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老年社会工作研究尚少,而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又将是重中之重。当今社会对“三农”问题的探讨也将又要增加一个档次。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今天,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我们通过对黄石市农村老人分别以问卷,走访、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老人生活的困难及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求得社会各方面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并解决空巢老人的实际问题。纵观我国现有的空巢老人研究,本文从老年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对其研究现状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空巢老人研究提出了建议及展望。 【关键词】空巢老人 留守老人 老年社会工作 研究现状 一、导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报告通过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调查,了解老人的生活困难及需求。其次我们希望所有子女都能重视其空巢老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价值观,使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得到切实的改善。空巢老人,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中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与之相应的社会问题包括:“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悲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在一些高龄化国家,老年人自杀现象较为普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中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老年人尤其空巢老人的问题也将进一步的显现出来,从而也说明了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在一起,所有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为此,我们对我市农村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黄石市为总体,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本调查团队的此次调查目的划分为三组(即历史文化学院实践部、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实践部)进行社会调查地点,然后在每个村子中按比例抽取若干空巢老人,最后以所选取地区的所有空巢老人为总体采用偶遇抽样方法抽取了300名空巢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于是,300位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就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 2.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空巢老人的需求;二是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对其养老方式的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看病难,经济来源少,大部分存在自给自足,社会生活单一);三是了解其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为深入了解目前空巢老人现状,更好地将老年社会工作运用在实处,让老人在老年生活上更满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结合当前空巢老人形势,为其国家对养老问题方面的政策更好地完善提供指导和借鉴。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42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生活的基本现状(包括生活困难、生活的需求、生活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被调查地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抽取以及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由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社会调研部以及美术学院调研部、体育学院调研部12名队员形成一个调查小组深入到黄石市阳新县月朗村以及邻近的村子实施与完成(该问卷全部为被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其过程中,本社会调查小组对于空巢老、留守老人不解处也加以讲解帮助,力求达到较理想的调查效果)。实际发放问卷277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84.8%(其中男性85人,占36.2%;女性150人,占63.8%)。 附:与此同时,本次调查也加以访谈得到了若干份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访谈资料,以此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资料。该访谈主要询问了关于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基本家庭组成、生产状况、邻里关系、生活需求以及空巢老人、留守了老人现在生活状况的态度、想法、及期望等问题。 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有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人类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随着农村外出创业、务工人员与日俱增,这些外出人员留守在家的老人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的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有边缘化的危险,笔者对黄石市阳新县月朗村及邻近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做了一次专题调研,来研究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一)身体状况 月朗村是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不便与江西九江相隔不远的村子,经济不算景气,子女大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居多,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月朗村男、女比例相差相对悬殊,男性为36.2%,女性为63.8%。由此也可以看出男女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女性寿命较长。 表一:性别 表二:年龄 | 频数 | 百分比 | 60-69 | 165 | 70.2 | 70-79 | 60 | 25.5 | 80-89 | 10 | 4.3 |
(二)老伴角色的重要性 从表三、表四中看出老伴角色在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生活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老年人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伴角色对老年人晚年生活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体社会老龄化的角度看,家庭和老伴是老年人生活的最后依靠。数据表明,老伴在经济、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都发挥着儿女们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来说,丧偶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过其他生活变故。另外,在经济方面,男性老人的总收入比女性老人的总收入要高,女性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老伴;在生活照料方面,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老人,都将老伴作为除自己以外的第一生活照料者:在精神慰藉方面,老年人诉说的第一选择也是配偶,其次才是子女。 表三:老伴是否健在 表四:心里不愉快时,您会找谁说心里话 | 频数 | 百分比 | 老伴 | 75 | 31.9 | 子女 | 70 | 29.8 | 孙子或孙女 | 5 | 2.1 | 其他亲戚 | 5 | 2.1 | 邻居 | 30 | 12.8 | 湾子里比较知己的老人 | 50 | 21.3 |
(三)受教育程度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影响 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受教育状况也会影响老人在晚年的生活质量。表五数据表明,月朗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当他们做不动农活的时候,呆在家里,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他们的晚年生活会在无聊中度过,也许他们会跟邻居聊天,但是我们也知道,老年人在年老的时候身体各方面都会出现问题,这时他们的生活是枯燥的。 表五:文化程度 学历 | 频数 | 百分比 | 未上过学 | 160 | 68.0 | 小学 | 50 | 21.3 | 初中 | 15 | 6.4 | 高中 | 10 | 4.3 | 大专及以上 | 0 | 0 |
(四)由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涉及到留守儿童问题 从表六、七可以看出月朗村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大多数与自己孙子或孙女生活在一起,自己的子女出去打工。子女外出打工,只有逢年过节回家看望一下父母(66.0%)和自己的子女,因此老人的心理和精神都不能及时得到子女的安慰。这也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父母情感的缺失,父母教育的缺位。给留守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表六:与您的孙子居住情况 | 频数 | 百分比 | 是 | 155 | 66.0 | 不是 | 75 | 31.9 | 其他 | 5 | 2.1 |
表七:是否经常回家看望 | 频数 | 百分比 | 经常回家看望 | 35 | 15.2 | 子女忙,很少回家看望 | 40 | 17.4 | 逢年过节才回家看望 | 150 | 65.2 | 子女不愿意回家看望 | 5 | 2.2 | 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看望 | 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