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月摧毁六年教育观”,近日,一位家长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自述文章在上引爆热议“你担心孩子被学校教坏吗? ”其中控诉的一条“学校整齐划一的要求摧垮个性化教育”在沪上家长中引发共鸣,有家长爆料,有老师规定小学生上厕所不超过三次,孩子只好借上厕所的机会玩抽水马桶,如此缺乏人性的规定令家长费解,部分家长为保护孩子个性只好选择国际学校。 【家长吐槽】 为买规定品牌水笔家长跑断腿 家长林爻在文章中称,如今部分小学对于学生的要求几近极致。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回答问题都把手举得一样高;打开书包所有书皮都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笔尖都一样粗细……这位家长担忧,这将摧垮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遏制孩子成长中的创造性。 这个观点在家长中引发共鸣,沪上一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吴瑜女士(化名)深有同感,她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老师规定全班学生写作业必须用某一品牌的可擦拭水笔,擦后一点痕迹都看不出,这样的作业看起来干净整洁。 “这种品牌的水笔一支20多元,一根笔芯10多元。不仅价格贵,而且只有梅龙镇伊势丹才有卖,为找到这种笔我差点跑断腿。 ”吴瑜说,她偶尔一次在网上买过,发现质量有问题,擦得不干净,只好每次跑到南京西路上去买。在她看来,如此“整齐划一”实在没必要,人为给家长制造麻烦。 除了可擦拭水笔的规定外,课本上的名字贴也曾让吴女士非常伤脑筋。老师要求在课本上贴上名字贴,她之前买的粘性不牢,孩子回来说被老师批评了。后来,她特地挑选质量好、彩色的名字贴,又被老师判为“不合格”。 “我原本心想,彩色的更好看啊,没想到还是被要求重买。 ”吴女士叹气说,老师规定名字贴必须是白色的、统一的大小尺寸、一定要贴在固定的位置。 经历了几次三番的折腾,吴女士彻底学“乖”了,对于老师的要求再也不敢有任何发挥,一律严格遵照执行。 “有些划一可能还有道理,如对作业格式的统一要求,回答问题时坐姿的规定,对使用铅笔型号的规定等,可有些规定确实过于死板,也不够人性化,影响了孩子创造性发展。 ”吴女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