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01
中校
聯合國交通規劃署署長 大黃石交通規劃特派員
  
- 积分
- 1755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刘华玲 实习生 刘正恒/文 兰雷伟/摄
“国内某大银行出售的黄金被验证掺假,并质疑中国市场40黄金用铱或钨掺假。”长假期间,一条关于“黄金掺假”的微博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
前日,又有浙江媒体披露:一市民所购买的千足金手镯竟能被吸铁石牢牢吸住。
这下,有市民坐不住了,轮番向记者咨询:“我买的黄金会不会有问题?”“怎么才能看出是真是假?”“黄石有没有地方可以检测?”……
有关黄金的这些事儿,今天,让资深的黄金从业人员、市质检所和消委的专家来为您讲讲透。
市场的确存在“假黄金” 但没有传闻的那么夸张
黄金制品掺假,究竟有没有可能?
黄石质检所黄金饰品室主任张晨说,市场上的确存在“假黄金”。“去年春节前夕,就有几位市民拿着花四五千元买来的金币来检测,结果,主要成分都是铜,假的。”
张晨说,不过,在聊天中,她得知,这些“假黄金”均是市民听信广告宣传,从网络或街头小店买的,并非从正规店购买的。
至于网络上所说的黄金制品中掺入铱或钨等金属,实际上是在黄金纯度上做文章。比如,标注为千足金的产品,黄金含量应该在99.9,若是加入其他物质,实际检测纯度低于99,那就明显不行。
张晨说,目前黄石市场上,从事黄金销售的商场和专卖店共有30多家,每年,该所都会对这些场所的产品进行至少两次大抽检。“前几年,也曾发现过掺假,但近三年来,抽检的产品中,均符合标准,而且正规场所销售的产品基本带有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张晨说,“四成黄金掺假”的传闻实在“太奈张”!
记者从市消委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黄金消费日常化,关于黄金消费的投诉比例有所上升,但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产品断裂等方面,有关黄金掺假的投诉很少。
看含金量
分清黄金成色
“市场上有18K金、千足金、足金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不少市民被黄金产品的这些说法弄晕了。金凤凰珠宝的张静说,以上的说法是根据黄金的纯度,也就是平常讲的“成色”来分的。
据介绍,根据国家规定,纯金含金量为100,将其分为24K,1K为1/24,即4.1667。18K金的含金量为75%,足金为99%,千足金为99.9%,黄金成色越高,价格也越贵。目前,黄石市场上普遍销售的黄金饰品以千足金和18K金居多,投资金条一般为千足金。
“黄金成色越高,就越软,不好做造型。”张静介绍,对于设计性强的金饰品,为了能做出好看的造型以及保证其牢固性,国家标准允许采用很少量低纯度的合金来做焊接点或环扣。
大金新百一珠宝销售商也表示,通常情况下,黄金饰品的工艺越复杂,焊点越多,其成色不足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金饰品时也要首先注意,自己是更看重黄金成色还是看重金饰品的款式。
他说,在国外,比较流行的金饰品多是18K、14K等低成色黄金,因为低成色,无论色泽还是造型,都可以做得更丰富,装饰功能更多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