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阳 于 2012-10-20 19:47 编辑
秋心漫步
◇木阳
十月的早晨,街上还有好多穿短袖的人,干净蔚蓝的天空,太阳露出了笑脸,树影斑驳,风柔柔的拂着脸颊、发丝、裙摆… …。心甜甜的能酿出酒香,眼里也仿佛溢出水来,周围的一切跟着温暖而生动起来,天真的不凉哦。 路边的杨树静默着,叶子蔫蔫的耷拉着脑袋,没了朝气,许是经过春夏的繁华和喧闹,十月该是休息的季节吧,它要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次生命的怒放。鸟儿叽喳着在枝头跳来跳去,仿佛不知寂寞不知愁,我想季节的变换和天气的变化也能影响它们的心情吧。秋天是鸟儿的天堂,瓜果飘香,金黄的玉米挂满了墙,在这阳光明媚的秋日,它们欢快的唱着、跳着、变换着各种姿势来庆祝这美好的季节。
转过一条街,两边还没有被换掉的法国梧桐,精神焕发,摇曳着敦厚的身姿,叶子欢乐的相互鼓舞着,发出莎啦啦的声响,树干象最后的战神一样威武。其实,我还是喜欢法国梧桐,夏天不但有肥大的叶子,还有很厚实的臂膀为我们遮挡阳光,两边的枝丫交错在一起,把宽阔的马路挡的严严实实,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路两边都是法国梧桐,从来不担心被热着和晒黑。后来市民投票决定选杨树和法国梧桐做为市区主要树木时,我选的就是法国梧桐,因为它承载了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非常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还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到河里去捉鱼打水仗。童年总是生活在思维跳跃的空间里。到了做梦的年龄,变得多愁善感了。虽然冬天那纯纯的世界让人陶醉和迷恋,但还是从衷情的夏天慢慢喜欢上了容易让人感伤的春天和秋天。 春天和秋天是激发文人墨客创作灵感的季节。想想就好生欢喜,不但有美妙的景色可以欣赏,还有上好的诗词安心怡神。古人多伤春悲秋,春天万物复苏、春花绽放,但在文人的笔下总是哀哀惶惶。秋天秋高气爽,天地辽阔、景色壮丽,诗词里充满了浓郁的秋的气息,或绚烂、或馥郁、或香甜、或深沉,但同时也多了寂寞和凄凉。 相比春天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秋天的,它比春天更加丰富多彩。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有“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还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清新。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苏轼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王之问说:“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这些都是在赞叹秋日的美丽。而我最喜李清照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它不但赞叹秋天的静美,还赋予了大自然以生命和感情,体现了词人非凡的情趣和胸襟。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回味无穷。
秋日的阳光暖暖的,漫步在秋天里,看湖水清湛,淡云朗日,清风徐徐,想起陆游的:“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的壮美景象。遥思城外的远山,这会儿应该有大片大片的嫣红溢出来了吧,那该是怎样的艳美啊!在如此美景之下,浮世的一切恍惚间轻了许多,还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的心事和烦恼呢? 一阵微风吹来,心头的那抹情绪一点一点飘散开来,如同撒入水中的阳光,逐渐散开,淡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