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687|回复: 0

全面融入大武汉,推进红安大别山试验区建设规划》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3

主题

90

帖子

21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0-24 09: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安网消息 龙翔  刘志凯  刘曦  辛万万报道:10月20日到21日,省社科院专家孙大钟带领调研组来我县,就《全面融入大武汉,推进红安大别山试验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调研。县长余学武,县委副书记李学良及邓良涛、徐鼎荣、郑庆、伍雄军、方思意等县领导与专家座谈,就推动红安与武汉政策对接、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余学武指出,红安正处在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层面来讲,面临着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从省级层面来讲,面临着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建设等难得的历史机遇。从区位优势来讲,我县地处中部崛起战略的中心地带,紧邻武汉“一环两港”,是武汉“一小时经济”圈的卫星城,是京九京广铁路的交汇点,是配套汉口北、阳逻港产业集群物流聚散的大平台,是对接大武汉、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同时,红安在以园区为主体,以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融入大武汉的条件日益成熟,从红安经济开发区到天河机场30分钟,到汉口北市场18分钟,到武汉阳逻深水港20分钟,红安与武汉已初步形成同城化的格局。从资源优势来讲,红安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别是与武汉紧邻的南部地区都是低山,都不占用基本农田,为大武汉拓展产业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另外,红安的北部生态区按国家、省发改委规定的生态功能区进行保护,决定了红安是大都市的生态休闲游重要的目的地,红安红色资源丰富是武汉市民接受传统教育的首选地,这些背景、基础设施条件为红安融入大武汉的构想,提供了基础,证明了红安融入大武汉是完全可行的。
就红安融入大武汉的定位问题,余学武说,红安是全国的革命老区,第一将军县的政治定位已经形成。从经济发展上,要从高设标,借鉴江苏的昆山、上海的浦东发展模式,把红安建设成为武汉北部发展的副中心。大武汉以经济、科教等方方面面的实力辐射红安,我们是最好的承接地之一。武汉正在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革命老区,红安人民将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支持,把红安打造成武汉北的副中心,承接武汉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对武汉的产业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因此,红安在融入大武汉上,要以发展理念、基础设施,产业融入,文化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等方面为重点。
在融入机制的建立方面,红安将做好对接方面的服务,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层面的交流机制,建立与武汉市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对接机制。
余学武最后说,红安正处于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红安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借势借力,把扩大开放开发全面融入大武汉作为发展的动力,奋力推动红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