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需要战争的理由 文/汉江一柳 (邱启建) ——给一个高中生朋友小颖的信 小颖:你好! 看了你在”战争是让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必由之路,就像两只鸡打架,不打总归是不服的,所以不要怕打仗!”这个微博后面的评论,感到很欣慰,这说明你是一个很愿意思考、也是一个有头脑的孩子。本想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可是又觉得那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所以暂时放了下来。今天用一封信的形式来回复你,希望能够说得明白一些,之所以要用信的形式来回复,还因为相当一部分人有和你相似的观点。所以在时间上就有些晚了,希望见谅。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说中国需要一场战争,这不表明我就是好战分子,因为我知道,不管通过战争开拓了多少的疆域,获得了多少财富,那些为了这些疆域和财富所牺牲的人的生命是永远的不会回来,而人的生命是永远要比疆域的扩大和财富的掠取要重要得多。我所说的中国需要一场战争。完全是本着为了自己的生存为第一要务,是为着尊严而不得不进行的战争。如果在别人用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的时候再去还击,那样将会付出比我们主动的在家门口进行的战争要多得多的代价,关于这一点,历史已经无数次的给我们证明了。所以,在回复你之前,请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中国的历史。 我想就我们国人对中国历史的一般认知问题来说一下。在我们所学到的关于中国的历史中,我们所能够记忆的,就是中国是一个饱受侵略、也是一个有着不怕侵略和敢于反抗侵略的历史,这句话没有说错,而中国也的确是有着这样一部血泪史。可是这是不完全的。我们只记住了受侵略和反抗侵略的部分,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有被侵略与反抗侵略的历史,也有投降的历史,同样也还有侵略的历史。当然,总的说来,中国是被侵略的历史要多于侵略的历史,在这有一点是必须要说一下的,那就是中国的侵略行为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封建时代,那时的统治者只以开疆掠土为最大的乐趣,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虽然都是侵略,虽然都是为了获得财富,但是,那时的侵略行为与今天的侵略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那个时候的统治者还没有人民的意识,更主要的是,那时的人民还没有觉醒,所以人民也自认为自己就是统治者的财富,人民没有完全的个人自由,一切都受统治者的支配,统治者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我们承认在历史上有过侵略行为,只是这种历史上的行为不会成为我们今天去侵略他国的理由,也绝对不能成为他国侵略我们的借口。 自中国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国的版图就不断的在变化,由开始的不怎么大,到变得曾经很大,后来又没有曾经的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相信稍微愿意思考的人都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国家建立以来,领土纷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要从秦朝开始。所以说要从秦朝算起,是因为在秦以前的几个朝代虽然也是中国,只是那个时期更像是部落的一种联盟。因为在秦以前,缺少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计量单位,更为重要的是缺少统一的文字,一个国家存在的标志,除了有统一的军队这些强力机关以外,文化的统一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只有文化的统一,人民才有归属感。秦朝完成建国以后,其疆域便不断扩大,北面由原来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扩展到了河套地区,南面则到两广地区。秦统治者的行为用今天的话说叫统一,而用当时的话说,无疑就是侵略了。春秋五霸变成了战国七雄,由战国七雄又变成了列强相互吞并,只到秦始皇完成对六国的侵略,才从根本上形成了中国现在的版图模式,如果谁用今天的思想和语言去评论曾经的历史,相信那些先人们是不会答应的,就如我们今天不能承认被他人侵略了去的领土一样。 关于中国被侵略以及反抗侵略的历史,国人已经知道得够多了,在这就不再多说,下面只想说说中国曾经有过的侵略与投降的历史。虽然中国正统的历史中从来就没承认过有侵略与投降的历史,而历史的真实情况却不会随书本上的不存在而消亡。就像日本今天不承认对中国有过侵略一样,历史就是历史,历史绝不会随某一些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从现有的历史书籍看,中国有过三次比较大的侵略行为,说侵略,就不能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应该是整个统治集团的行为。所以有人问谁是中国第一侵略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就算秦始皇再穷兵黩武,他也不能不顾国家是否有财力的支持。因为秦朝是中国形式的开始,所以第一个有侵略行为的当数秦王朝了。由于秦始皇第一次完成了国家集权,个人行为很大程度上不受他人控制的,他也就有了较大的权力行使空间,为了满足自己成为天下第一帝王的欲望,不注重自修国门,充实国力,反而不惜民力,大肆扩张疆域,结果引得民怨沸腾,以致秦王朝的存在只有短短的数十年间。第二个要数汉朝的汉武皇帝及其以后的统治集团,由于他们倍偿屈辱之苦,一旦国力允许便要完成对国家尊严的捍卫。因为有前两任皇帝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增,使得他有能力关注边防事务。此时的汉武帝及其以后的统治集团已经不满足仅仅的收复失地了,他们必须要做得比先辈们好,怎样才能做到比先辈们好呢?在他们看来,扩张疆域便是不二的选择。于是,汉武帝时期的疆域,西北就到了今天的酒泉地区,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他的‘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便是建立在汉武帝的对外扩张政策的基础上的。第三当数唐朝的唐太宗及其以后的统治集团了。在他在位期间,由于实行了较好的经济政策,国库富足,使得他有暇外顾,到唐玄宗时期,其疆域达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最大化,在这所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就是因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再也没大过这个时期,有人或许会说,元朝和清朝不是中国的延续吗?元朝和清朝的疆域不同样也很大吗?元朝和清朝当然要算是中国的延续了,然而,元朝和清朝虽然都是中国的延续,只是其意义已经不再是先前那个意义上的中国了,如果说中国是曾经被灭了国的,也一点不为过。中国文化所以还能保持到现在,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主掌中国中央政权的蒙古部落和满族部落都是游骑部落,他们缺少先进的文化,他们不得不依靠汉族的文化来管理国家。所以他们是被汉族同化了,如果他们以自己的文化管理国家事务,现在还有没有中国,真的很难说。 接着再说中国的投降史。在历史上,给人们印象最深有两个朝代,一个是赵氏宋朝,一个是满族清朝。他们为了达到投降的目的,不惜屠戗杀保国之臣,在宋朝,最著名的当是岳飞之死,结果使宋朝原本就不大的国土随着金人的入侵丢掉了大半,跑到江南做了一个偏安的小朝庭,即便是如此,统治集团仍然是一味的投降,最终是丢掉了整个宋朝的江山。清朝呢?他们较之宋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说人们记忆中的丧权辱国的条例有多少,只说割让台湾,奥门,香港等等这些投降的行径,都足以让国人悲愤之极。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有过投降之举,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让其成立了满州国,虽然民国政府一再不承认,然满州国的存在毕竟是一个事实。所以,在说中国历史的时候,如果不说这些曾经有过的投降史,不说那些曾经有过的侵略史,实在是算不得是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 以上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说中国的历史,不是为了自揭伤疤,或是为了显耀曾经有过的辉煌,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战争与国家富强的关系。从以上的说明中,不知你对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需要战争有没有一个必要的认识,诚如你所说“好战分子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没错,好战分子的确会给国家来灾难。就好战这一点来说,秦始皇算得上是,所以他所领导的政权存在了仅仅几十年的光景,成吉思汗也能算一个,不然,他所领导的政权不会模跨欧亚大陆,然而,他的领导集团的命运也没好多少,从中可以看出一点,一切只以战争为目的,而不是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的战争,不管他们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到最后,那样的统治集团都会在消失在战争的漩涡中。 你说“只要人家不打到家门口就不能出手,说中国是一个以守为主的国家。不擅长进攻。”在上面的历史中想必你也看到了,宋朝代为什么会垮掉,清朝为什么要割地赔款,就因为他们是等着挨打,结果等人家打上门了,不仅没有还手的能力,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还拿什么来守。那些已经很远的历史暂且不说,只说发生在近代的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这是人家打上门的,你知道中国为了还手,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近三千万人的性命就消失在了日本的侵华战争中,如果不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壮大,中国还需要多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都还是个未知数。中国为了赢得反抗日本的侵略,还不知要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所以,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样子,我们为什么还要等着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着要反抗呢?试想,当刀架在脖子上才反抗,还有胜算的机会吗? 你说:“日本这个民族骨子的性格决定,一旦他赢了就不会收手,会直驱北上首府,南下上海。中国海军还不到时候,况且我们和印度有藏南之争,和菲律宾有黄岩岛,钓鱼岛炮火一响,他国必定乘势开战。印度是大国,美国又在其中,中国没有胜机。”如果照你的这种说法,中国什么时候才有胜算的机会呢?就战争而言,不论是在中国的历史还是外国的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是数不胜数。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用广播引导法国人民抗击利国法西斯,当时可曾有人认为他会赢得胜利吗?相信极少有人会相信,可是历史已经证明他做对了。至于说到钓鱼岛战事一起,他国必定开战,这个倒是未必,如果中国赢得了战争,获得是尊重,当然中国如果输掉了战争,人家自然就有来瓜分的理由了,多个战场局面出现的可能不大。再就是说有美国的参战,中国不可能赢得战争,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抗美援朝战争和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的中越抗美战争应该还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记忆,当时中国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虽然当时的世界格局分的是明显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但是,相信中国会赢得战争的人只怕不多,尽管中国在朝鲜战场上作出了物质和人员上巨大牺牲,最终毕竟取得了胜利,虽然那要算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可是当时的中国刚刚成立,在国际并没有多少朋友,可以说还处在一个比较孤立的状态下,就在那样的环境下,中国依然参与了对美的战争。当今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也有了不少真正的朋友,还有不少是中立国家,所以,中国是不用担心外在的因素,要紧的是做好自己必须做的事。要想赢得尊重,唯有尽全力捍卫尊严而已,而尊严绝不是别人能够赠送的。另外,如果中国在家门口有一场局部的战争,这不能算是中国发动的,中国并没有打到别国的领土上去,中国不能算是战争发起国,中国在做的,只是为了捍卫主权。 你说:“你不希望中国输,”这个我相信,不仅你不希望中国输,我想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输,因为一旦输了,就不是输了颜面和尊严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将是很多实在的利益,包括人的生命。你一面说不希望中国输,一面又强调有多少的赢的机会,这是很矛盾的,输和赢本来是相对的,不对等的情况本来就存在。很多时候,当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即使是明知不可为也不能不去为。还是上个世纪,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要求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被宋美玲断然拒绝,她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宋美玲凭什么有底气和美国叫板,我想她所以敢和美国叫板,是因为有民间的支持。在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便寻找各种失败的理由,说中国海军还没能力和人家抗衡,所以,不能不暂时忍,自己当了缩头乌龟,还要用一个很冠冕堂皇的词叫什么韬光养晦的来说给别人听,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要知道,别人是不可能给你机会让你有足够的能力了去和人家抗衡的。这个机会只有自己创造。这个机会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年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岛的时候,可不是以军舰对军舰。 说中国需要战争,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已经经历了太久的和平。和平的久了,人们就会以为和平是自然的事,不需要付出,人们的神经自然就会麻痹起来,缺少必要的忧患意识。唐玄宗时期曾经历了四十年的和平,结果如何,稍有历史的人都知道,一旦有了战争,便是国家的总崩溃,唐王朝差一点因此而垮掉。中国在这六十年的里,虽然不时的有一些外部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整体上来说人民还算是安居乐业的。以人民的幸福来说,没有人愿意有一场战争,而战争正是为了让人民有尊严的享有更久的和平,所以偶尔的被迫的局部的战争是在提示人们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是在提醒人们,我们仍然有被侵略的危险,我们有被灭国的危险。 当然,说中国需要一场战争,并不是说中国需要去杀戮或是去侵略他国,主要的是说我们的军队需要得到锻炼。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军队都必须保持足够的斗志,如果一支长期的缺少了战争考验的军队,想他们具有战争的意识,只怕很难做到。如果仅仅是为了暂时的和平环境而放弃一些国家原则,还借口说不希望国家有战争,那么,这还是和平吗?这样的和平要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和平仅仅是为了让他人来多骂几声奴才吗?为了中国能够有尊严的在世界站着,所以,中国需要一场战争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星期三 特别说明:因本文涉及政治,故署真姓名,真地址,真邮编,须不致累及他人。如有可能,真希望以后的岁月可以在监狱里度过,为盼,致谢! 。 湖北省宜城市襄沙大道九号(宜城市鄢城办事处龙头一中宿舍) 邮政编码:441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