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很忙,社工很累,经费很紧,全是上级部门乱摊派带来的,请市长为我们减负!”昨日,南京市政府举行民生工作推进会,一批基层社区主任当着市长的面,向各政府部门“放炮”。 秦淮区双桥社区是个老小区,六七名社工服务35幢楼栋。社区主任陈文美抱怨,他们根本没时间“往居民家跑”做群众工作,因为平日里都在忙台账:一份电脑台账,一分手工台账。“现在都无纸化办公了,电脑台账上传浏览都可以,为什么还要再做一份手工台账呢?原来是应对上级部门检查,因为电脑台账没人看,手工台账码放整齐、装裱一新,显得社区工作做得扎实,而谁做得好就能评先进——这不是鼓励作秀做假吗?” 社区主任们还反映,社区经费本来就紧张,可上级部门的“摊派”很多,让社区捉襟见肘。(10月25日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看了这条新闻,笔者对南京市这批基层社区主任非常钦佩,他们不畏权力、不畏上级,敢于当着市长的面“直言犯上”,敢于当着市长的面向各政府部门“放炮”,而且是不遮不掩、一针见血。让人心头一热,精神一振!笔者也很佩服南京市长的大度,他不仅没有恼怒、没有老脸,而且还虚心地接受,并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切实为社区‘减负’,坚决制止乱摊派、乱压任务的做法,让社区居委会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手来服务居民,推动社区自治管理’”。这让感觉到耳目一新,感觉到清风拂面,这才应该是正常的官场风气,这才是真正的为工作着想,真正的对人民负责! 为了工作,为了百姓,为了发展,上下级之间平等交流、相互批评,共同探讨,互相辩驳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很需要的。但是,现实中,有些官员官味浓、架子大,等级意识强,他们不是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是以工作为重,不是发展为重,而是以自己的官威为重,以自己的面子为重,以自己的喜好为重。听不得不同的意见,见不得下级批评。因此,在一些地方,上下级之间平等交流的氛围没有了、相互批评的风气不见了。哪个官大哪个表准,哪个官大哪个有理,上级发号施令,上级布置任务,不管合理不合理,不管符不符合实际,下级只有唯唯诺诺,下级只有无条件服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下级看到的问题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要说也只能顺着上级意图说,捡领导喜欢听的说,把好的放大说。都是上级英明、上级伟大,上级正确。如果听到不同意见上级就皱眉头,做脸色,甚至暴跳如雷。好象下级反映了问题,就损害了上级的形象,就影响了上级的威信。群众说,这种现象是上级骗下级,下级哄上级,都是哄国家。 象南京市这批基层社区主任反映的重复做台账的现象,不仅在南京存在,在各地都有。有些比南京还严重得多。上面有什么部门,社区和村委会就必须有什么机构;上面布置什么工作,社区和村委会就必须备齐什么资料;上面开展什么活动,社区和村委会就必须成立什么机构,而且还要有专门的办公室。上级来检查验收时,不是看实际、不是看作法,不是看效果、主要是看台账、看表格、看档案、看牌子。只要把这些做好了,工作就做好了,就会得表扬。因此,一些社区主任、村委会主任,整天不是考虑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解难,而是琢磨上级意图,忙于作秀假。有些社区和村委会就做几十个牌子放着,准备一摞资料堆着,哪个部门来检查,就挂哪个部门的牌子,贴哪个部门的封面。每个社区、村委会每年花在做台账、做表格、做档案、做牌子上的金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种现象不仅局中人清楚,就是局外人也知道,但是,大家都假装不知道,谁也不说破背后的真相,是布置的照程序布置,检查的照程序检查,应付的照程序应付,赞扬的照程序赞扬,结果也是照程序完美,问题也是照程序存在,有的还会不按照程序发酵、演变,直至不可收拾。 因此,南京市这批社区主任当着市长的面,向各政府部门“放炮”而市长也欣然接受,并当场要求政府部门改正的新闻就格外让人欣喜,如果各地政府官员都能这样做,都把群众利益放在“官味“之上,把工作放在面子之上,把发展放在权力之上,实事求是地布置工作、虚心听取下级意见,虚心接受群众批评,坚持好的,纠正错的,官场的风气会更加清新,我们的事业也会更加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