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枝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刘艳新/文 石勇/摄
她出生贫寒,读完高一因借不到学费而辍学。她由一名打工妹成为6个国际品牌奶粉的黄石代理商,在上窑财富广场经营一家商贸公司,在黄石市区、大冶开了10家奶粉分店。她创业不忘员工福利:跟她一起奋斗10年的老员工买房,员工只需付一半的钱,余下的由她来解决;员工结婚,四大家电她全包了;她还在下陆买了一块十几亩的地,准备为员工建房。 当年穿一双白凉鞋成了奢望
今年35岁的黄东枝,出生在大冶市保安镇的一个小山村,在家里排行老三。她家没有多少田地,小时候给她印象最深的是,经常吃红薯、南瓜饭,难得吃上一顿白米饭。
小时候读书,她常因买不起笔和本子而烦恼,报名费要到村里借几户人家才能凑齐。写字的铅笔,大多是同学们用剩的短笔头。读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暑假,她父亲到镇上去买化肥,她也跟着去。到了街上,她发现地摊上摆着一双白色的塑料凉鞋,常年穿布鞋的她爱不释手,用她的话说,感觉穿上这双白凉鞋,自己就会变成白雪公主。
上初中,她每天早晨起得很早,要走五六里山路才能到校。中午在校吃饭,是用钵蒸的米饭,多半还是红薯饭,那是父亲起早摸黑开荒种的红薯。吃的菜是自家腌制的咸菜,看到一些同学们吃新鲜的小白菜、咸鱼块,那时候,她幼小的心里暗暗下了决心,长大后一定要赚很多钱,让家里的人过上好日子!1992年9月,她终于考上高中。但因家里太贫困了,只读了一年的她,不得不辍学了。 进城打工送货一送就是5年
1993年9月,她生命中遇到了第一个“贵人”:黄石一位陈姓的基督教徒到她家乡的教堂做祷告,听说她家的情况后,将她介绍给上窑新城开副食批发店的张老板打工。
她总是加班到晚上7点以后,还踩着三轮车为最后来的客户送货,常常忙到晚上8点。干了3个月后,张老板转向经营了,看到她非常勤快,为人善良,将她介绍给同行李老板打工。
别人下班后,总是看电视,她却在记商品目录、产地、特点,以及价格,几十个商品,她记得烂熟。只要买家来进货,她不翻商品批发价格表,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李老板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那时候,她有自己的想法,绝不能一辈子打工,自己也要创业。 创业从一个小摊位做起
1998年,她恋爱了,男友是从蕲春农村出来的,在上窑新城另一个老板店里打工。1998年4月,他们结婚了,两人决定自己创业,创业的本钱是以2分息借的4000元。
她在上窑新城批发市场租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摊位,也卖副食品。她做生意很有一套,不仅讲诚信,薄利多销,而且对顾客格外热情。别人要赚2元的东西,只要你肯买她的商品,哪怕只赚5毛钱她也卖,因此回头客越来越多。
做生意初期,资金周转很困难,有一次,南昌的一个老板给她发来一批货,她签收后发现对方多发了7000元的货。她马上给对方打电话,表示愿意按实价付款。电话那头的南昌老板,惊讶得好一阵说不出话来,随后作出了一个决定,“你以后进货,可以先拿货,卖完再付款!”这一下子解决了她资金周转的困难。 代理6个牌子洋奶粉10家店
2003年,她到香港旅游,发现香港闹市区几乎所有的店铺卖的都是国际品牌,她当时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意要做大做强,一定要代理国际品牌。
她回到黄石以后,开始做市场调查,发现国际品牌奶粉,黄石市场几乎是空白,她顿时觉得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她当时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目前代理的知名度不高的国内品牌,代理国际品牌奶粉。
她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发展计划:3年之内成立自己的公司;5年之内,在黄石代理多个品牌的洋奶粉;10年之内,让跟自己打拼的员工,每人有一套住房。2006年,她如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时至今日,她代理6个品牌洋奶粉,公司先后在黄石市区、大冶开了10家分店,员工达百人。 买土地计划为员工建房
她从一个打工妹一步一步走过来,当了老板后,她一点架子也没有。在员工眼里,她是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好姐妹,甚至是大伙有困难可以求助的“家人”。
在这里上班的员工,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每个员工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员工或家属住院,她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让人感受到这个公司充满着大爱。
她有3名老员工,跟随她一起干了10年,他们从当时的小伙子、小姑娘成长为公司的骨干。为回报这些员工,买房时无论房子大小,价格多高,只要付一半钱,余下的房款由她付,并且以后不需要还。如:2008年,28岁的叶某买房结婚,14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70万元,叶某只出了35万,余下的由她解决。
对在公司里干了5年以上的员工,结婚买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四大家电,全部由她埋单。
去年,她花数百万元在下陆与团城山交界的地方买了一块十几亩的土地,准备建一栋商住楼,聚仓储、办公和住宿为一体。她说,她要实现自己的第三个计划,让每位员工不需要租房住,让老员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公司就是他们的家。
她常说,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多创造财富,要以一颗进取的心面对世界;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人;以一颗结缘的心成就事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