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254|回复: 16

刘岭村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152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89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0-30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实的资料  顶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0-29 22:1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既然大家今天兴致这么高,我也拿点东西出来
记得工业园有条路取名翰林路吗?
这是有来源的,刘翰林大学士。刘岭村和农科所大部分刘姓人家都是刘翰林的后裔
刘翰林祠设在农科所

紧靠宜黄公路的潜江市杨市办事处所在地刘岭村,村名原叫刘巷岭。可《湖北省潜江县地名志》上却说“此地原名刘翰林”。原来刘巷岭是“刘翰林”的讹传。“刘翰林”上约3里许,又有一个紫月村。紫月村本名也并非“紫月”,而是“止乐(yue)。
杨市办事处所在地,属潜江旧制153个民垸的崔家垸。传说自打崔家垸出了刘翰林后,北约12里的潜江县官衙的老爷们,天天清晨都带一班乐队,吹吹打打,钹响锣鸣,来到翰林大人住处请安,闹得翰林大人乃至一方百姓反倒是不安起来。后来刘翰林手书“止乐安”3字,令家人贴于路旁,止住了县官的扰民行为。这贴字处即现在的紫月庵。
这传说应该是可信的,因为“刘翰林”的刘翰林们确也有体恤民情的表现。
检阅旧志,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到清顺治六年(1649年)的63年间这个崔家垸的刘姓村子里,依次出了刘道隆、刘柱国、刘肇国、刘广国等4名进士。而此期间,潜江全邑高中及第的进士也只有17名。进士,是封建文人追求的最高功名,也是进身仕途的最具权威的资格。这里的刘姓氏族或崔家垸的百姓怎不以自己的门第或故乡为荣呢?因此之故吧,当地的刘姓人或者是外姓人索性把这个村子也称为“刘翰林”了。刘翰林的第一个进士刘道隆,系万历乙酉(1585年)举人,次年礼试进士。始授江都知县,继擢兵科给事,又转刑科给事,继转吏科。泰昌改元(1620年),迁光禄寺少卿,继迁通政使。晚年致仕归里,在潜江城西建有别墅名“野秀园”。他为万历八年(1580年)的《潜江志》写的序至今尚存。清朝时东荆河东岸包括襄北的43个民垸是一个乡,叫“道隆乡”,后又改为“通政乡”,就是为了纪念刘道隆而命名。
据志载,“刘翰林”这支氏族,祖居江西安福县蜜湖,明初名刘必达者由蜜湖迁潜,故称“蜜湖刘”。蜜湖刘步入仕籍始于五世南阳知县刘缘,至八世即刘缘曾孙刘道隆中进士后,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前后有四川遂宁知县刘菖,广西新安知县刘徽,临桂知县刘信国,河北河间知县刘宾国,广东惠潮巡抚刘柱国,国史院掌院学士刘肇国,陕西关南道刘广国,等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蜜湖刘的宦迹。
然而,进士并不一定都进翰林院;进士以下的贡士、举人,不论在朝廷做多大的官,也不一定是翰林。明清两朝的翰林,是那些在朝考后选入翰林院的进士。这就是说,除极个别情况外,翰林一定是进士,而进士并非全是在翰林院供职。所以“刘翰林”村虽然有4名进士,真正在翰林院供职的只有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刘肇国一人。
县志对刘肇国的任职记载,有国史院掌院学士,国史院学士、教习、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弘文院检讨,国子监司业等。据有关资料介绍,元代设立的国史院明代并归为翰林院,清代沿明制设翰林院,国史院仍属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一官职乃皇帝之亲近和宠信的大臣。刘肇国还是一个孝子,母死后,饭素茹淡,塑母像于佛前,常跪膝下,以致感动了清朝的开国皇帝顺治,获准致仕,扶母榇归里安葬。刘肇国在其自著《茭湄集》中有诗纪曰:“圣恩放作山林客,世业留为田舍翁。”县志载有他归乡后写的《秋田叹》诗一首,诗中表达了他在“积雨失田塍,占田犹望岁”的年景下,对农民“禾苗犹在田,借贷输官税”的满怀同情之心。全诗二十八言,结尾是:“临风无一言,望若挥长涕!”
刘肇国从小师从舅父欧阳燧。欧阳燧是崇祯年间的岁贡。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刘肇国游江淮,以疾卒扬州石塔寺僧房。康熙十八年(1679年)祀乡贤,又以名宦从祀孔子庙廷。刘肇国之子刘侁(shen,一声)在其舍旁建了一座“佛阁三楹”的刘公祠,供蜜湖刘合族祭祀。这刘公祠以后就成为刘氏宗祠,抑或“刘翰林”村名也始于此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0-29 22:2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市另一个村更是出过一个大儒--欧阳东凤
现十号湖村,就是现在潜江火车站所在地
潜江的东西嘛,潜江人有必要了解
劳烦哪位网友将欧阳东凤资料生平发到楼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2

259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132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0-29 22: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江的明代大儒欧阳东凤!

欧阳东凤,字千仞,号宜诸,明万历已丑(1589年)进士,曾任常州太守、太仆寺少卿等职。太仆寺少卿为九卿之一,主要负责皇帝骑马、乘车、穿衣、饮食等事宜,此外参与国家重大案件审理,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欧阳东凤为官清廉,仗义直言,得罪了不少权贵,40岁便辞官回乡,皇上多次如他进京都被谢绝。在家乡修有“归鹤洞”住居和“一技斋”书屋,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著书立说。著有《晋陵先贤》、《常州府志》、《兴化县志》、《阐律》、《我乾篇》、《飞霞阁礼草》、《自在居偶笔》、《一技斋腐谈》等。欧阳东凤的作品在历史上享誉甚高,与其堂兄欧阳东北历称“大小欧阳”。欧阳东凤死后,为圾彰他为官清廉和在文学上成就显著,朝庭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在他的墓前设置了华表(石柱)、翁仲(石人)、石狮、石羊、石马共10件,他的学生时任刑部尚书亲书碑文。
  1658年大洪水,傅家湾(今十号湖与莫市村交界处)堤决,大水将一技斋和归鹤洞冲没,现为两个大潭。但位于十号湖村欧阳东凤墓前的石人、石马等保存完好,此墓已收入《中国当代文物地图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2

259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132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0-29 2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欧阳东凤去世后,就葬在现今的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十号湖村!万历皇帝为圾彰“欧阳”老爷子的为官清廉和他在文学上的显著成就,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特批在他的墓前设置了华表(石柱)、翁仲(石人)、石狮、石羊、石马共10件,(这可是当皇戚贵族才有的待遇,仅次于国葬!)据考,通往其墓的官道两旁,每间隔两里便有石雕灵龟碑座!部分石碑博物馆以加以保护!(不全!)
       从万历至民国期间,历任潜江大员来此祭拜均见碑下马,以示尊敬!本来主墓道两旁有两排几百年的古柏树,石像也均完整无损!可惜文革期间破四旧,部分毁于红卫兵之手!现今仅存的几座完整雕像也为当时的“漏网之鱼”!古柏就没那么幸运了!家母就出生在十号湖村,听老辈人讲“欧阳东凤”的墓上原来有建筑物(后被大水冲毁。)也许是用于祭祀的享堂一类的建筑!里面放有“老爷子”留下的金银器皿及杯,碗,盘等生活用具,并有其后人为其守陵。直到现在每逢过节,欧阳后人还到其墓前上香烧纸祭拜!传当时附近乡里穷人家办事没碗盘等器具,就去那里借用,完事后再洗干净还回!只需上香祷告感谢一番便可!呵呵,也许只是传说,但却反映出当时此处民风淳朴!笔者也曾因好奇心驱使去看过,但早已面目全飞!不过我还是有幸在“一技斋”的旧址,现在的大水潭里钓过鱼,游过泳!传近些年曾有几伙盗墓者觊觎“老爷子”的墓,不惜以百万重金收买守墓人均遭拒,(这主要归功于潜江文保单位对此墓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全村有百分之40之阳姓村民都是欧阳“老爷子”之后人,均居住在离此墓不足一里的范围内,也是在当下“盗墓猖獗”的恶劣环境下,此墓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闻当下潜江市政府已有意在此处规划建造碑林文化馆来发展文化产业,同时文物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望能尽早实现,必将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2

259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132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0-29 2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0-30 00:0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东凤(生卒不详),字千仞,湖北潜江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明万历三十年(1602)间,任常州知府。
兴建书院
对于常州的文化建设来讲,欧阳东凤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林党,其形成与发展,欧阳东凤是主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欧阳东凤在常州城中复建“龙城书院”。
明万历三十二年,欧阳东凤在无锡东郊复建“东林书院”。这两个书院,是常州府的士子们聚会讲学、议论朝政的主要场所。 欧阳东凤当时这样做,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 明万历初年,张居正柄国,为了封天下学人之口,曾下令“尽毁天下书院”。欧阳东凤对张居正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士子议政,课徒讲学,是书生应有之义,岂能以一人之好恶而兴废。欧阳东凤先是以建“先贤祠”的名义,复建了明隆庆六年(1572)常州知府施观民建的“龙城书院”。又以纪念杨时为名,指示并会同下属、无锡知县林宰,以建“道南祠”的名义,复建了“东林书院”。 据清乾隆十年(1745)状元、常州府武进县人钱维城《龙城书院记》载:其时,在欧阳东凤的保护和倡导下,龙城书院掌教钱一本,与无锡东林书院的泾阳(顾宪成)、景逸(高攀龙)、季时(顾允成)3位先生,以及宜兴明道书院玉池先生,经常在龙城书院的经正堂上,“往来酬答,商榷辩论。……闽、浙、江西且有远来之朋,……一时彬彬称盛。” 龙城书院与东林书院,其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是相同的,都是“东林党”核心成份,同为常州地区士子的讲学、议政中心,是“东林党”的组织形式和思想阵地。当时非但是武进、无锡两个县,常州府所辖的宜兴县、江阴县、靖江县,都有书院存在,都是常州士子的讲学之地。直到清代,这个讲学的传统还是余韵不竭。
史料记载
清儒李颙,是理学大师,《清史稿·李颙传》中说他“布衣安贫,以理学倡导关中,关中士子多宗之。”“常州知府骆锺麟尝师事颙,……请南下谒道南书院,且讲学以慰学者之望,颙赴之,凡讲於无锡,於江阴,於靖江、宜兴,所至学者云集。……即戒行赴襄城。常州人士思慕之,为肖像於延陵书院。” 常州的理学传统是如此深厚,闻李颙过常州,即邀讲学。不但在常州城里讲,讲学的脚印遍布常州府8个辖县。从这个清代例子中,亦可窥明朝时常州地区的好学之风。
人物背景
欧阳东凤这样做,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欧阳东凤14岁丧父,母亲病弱。有一次呕血时,欧阳东凤跪在地上为母亲祈祷,并把母亲吐的血舔干净,乡中传为惊闻。潜江县令闻有此事,钦其孝心,悯其家贫,赠田200亩于他。欧阳东凤以为非自力得之,婉拒不受。其性格之倔可见一斑。 万历十七年(1589),欧阳东凤考取进士。到江苏兴化县任县令。到任后就重修了《兴化县志》。适逢水灾,大堤被冲垮。欧阳东凤请奏拨款救灾。没想到上级官员疏于理事,搁置不应。欧阳东凤越级上奏皇帝,请停自己的薪俸救灾。后来又公开对抗上级税官,直名满朝中。皇帝以他耿直忠心,提拔到常州任知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
精华
2

24

主题

1490

帖子

227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79

IP属地:河北省邯郸市

发表于 河北省邯郸市 2012-10-30 09: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刁庙村是什么来历啊,能不能给我也冲哈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2-10-30 1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青浦区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青浦区 2012-10-30 1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夏2 发表于 2012-10-30 09:18
刁庙村是什么来历啊,能不能给我也冲哈电

呵呵
不晓得咧
是不是很久以前你们那里有一个庙呀
然后那个庙迁到新庙去了?{:soso_e113:}{:soso_e113:}{:soso_e113:}
地级潜江市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