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漆亚飞 于 2012-10-30 09:27 编辑
铁山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工作 纪实片(矿产主导型)解说词
这里风光旎旖,景色如画:早观日出,喷金吐银,缤纷五彩;晚看日落,红霞千里,映照山城。这就是千年古矿,百年铁城,举世闻名,声誉远播的黄石市铁山区。
铁山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部,是黄石市辖城区之一,总人口6.8万,辖区土地面积27.83平方公里。
铁山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全区紧紧围绕黄石市“三大战略”,提出并实施“一主两翼”、建设世界铁城战略,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国土资源利用及管理方式的转变。
区政府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全区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珍惜矿产资源提高综合利用率。铁山区大力整合矿产资源,矿山数由原来的32家整合为现在的14家;高度重视矿山“三率”管理,全区矿山“三率”均达到设计标准,大冶铁矿“三率”达到国家一级企业标准。
深部找矿深度开发矿产资源。2004年,该矿成功申报国家试点找矿项目,并正式开展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下,该矿累计新增铁矿石储量2300万吨。
建设矿山公园促进矿业转型。2010年,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成功申报国家级4A风景旅游区。大冶铁矿积极开展矿山公园申报工作,在各级政府及部、省、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5年7月申报成功,成为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4年来,矿山公园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46.04万元。
坚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大冶铁矿牢记社会责任,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和各级政府及部、省、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坚持矿山废石场复垦治理。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专业绿化复垦队伍。建立了绿化复垦管理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目前,矿山废石场已绿化复垦327公顷,形成了亚洲第一硬岩复垦基地。近年来,铁山区合理开发光彩山废石场,建设鹿峰产业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共使用盘活原矿业存量土地146.96亩。铁山区坚持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已缴存242万元,征收和缴存面均达100%。同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积极向市、省、部争取了3个项目国家地质环境治理资金1700万元,并实施了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已达标。
挖掘矿冶文化建设世界铁城。5年来,大冶铁矿共收集各类矿石标本、岩石标本、古生物化石及历史文物740件,图片资料483幅、史料文献10余万字,建成了中国首座铁矿山博物馆。
实行矿山开采两个“四统一”管理。铁山区对金属矿山开采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销售、统一结算”。此举,既维护了大冶铁矿的合法采矿权益,又为铁山区每年创造1000万元的财政收入。铁山区对非金属开采也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规范开采;统一计量、统一结算;统一管理、依法缴纳各种税费”。近几年来,铁山区对共关停了10家小矿山,全区非金属矿山开采规模都达到了10万吨/年以上,每年实现税收收入300万元以上。
实行行露天矿山台阶式开采。全区露天矿山由原来一面坡开采改为分台阶式开。全区已有90%以上的露天矿山采用台阶式开采方法。2009年,黄石市规范矿山开采行为现场会在铁山区召开。
近年来,铁山区国土资源分局全面深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为铁山区实施“ 一主两翼”、旅游强区战略作出了可喜的成绩。该局自2007年起,已連续四年荣获黄石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20007-2008年、2009-2010年度婵连市、区级文明单位。
我们相信,在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铁山区国土资源分局一定会努力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服务优质的国土资源管理执法队伍;铁山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这正是:魅力铁山,和谐家园。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发展转型,建设铁城。
区镇融合,旅游强区。
依托资源,超越资源。
铁山明天,更加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