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科技成果技术标准转化率已达到10。 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我市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然而,由于意识、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科技成果与技术标准对接相对滞后,科技成果实现标准化不足1,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通用的技术标准,影响了产业竞争力,大大地降低了科技创新的效益。 昨日,记者在湖北芳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领略了国内最先进的微波破壁-甲醇提取黄姜皂素工艺生产线。 据介绍,原来的黄姜皂素提取技术十分落后,每生产一吨皂素,就会产生1200吨至1500吨的废水。为了减少废水排放,2009年,芳通药业花了900万元从江西买来黄姜皂素萃取技术,又投资600万元,对技术进行了改进。目前,微波破壁-甲醇提取黄姜皂素已经成熟,现在生产一吨皂素仅产生45吨-50吨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减少85,收益提高了40。2011年2月份,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芳通药业就该技术向国家申报了专利。今年年初,该专利获批,成为黄姜皂素提取工艺的龙头,今后或将参加该技术行业标准的制定。 这只是我市推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一个事例。据市科技局副局长李晓平介绍,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柯尊强提出了《关于推动我市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提案》。该局针对此提案,在促进科技成果与技术标准对接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一是把企业标准制定纳入到全市科技攻关中进行支持,二是把标准纳入到科技成果管理当中,三是把企业标准作为企业科技奖励的重要来源。 (黄石日报 王若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