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常理出牌
来源:今日大冶 时间:2012-10-31 9:20:0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最近这段时间,我玩起了一个古老的游戏——蜘蛛纸牌。初级太过简单,高级过关率低,所以我总是选择双色的,成功率一般都是100%。可是,这一天,同样一局牌我反复移动了6次都没有成功。
在再一次的首轮发牌后,牌面上又出现了红K、红Q,黑Q,按常理,红K、红Q必然移到一起,以前6次都是这样做的,但这次,我却运用了逆向思维,将红K、黑Q移到一起,结果得到的多是承上启下的好牌,便干净利索地完成了移牌任务。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张达。20多年前,他财校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国有企业当会计,随着该企业的改制,他很快成了下岗人员。按常理,凭借自己有一技之长,再找一个单位谋一份工作并非易事。而张达却间断了与朋友的一切往来,将自己封闭在屋内,长达2年之久。那时,我们这些好友为他捏一把汗,但又无计可施。原来,张达将自己关在家里,只为潜心研读,专心考证。2年多后,他手持注册会计师、注册证券分析师2个证件,重新找工作,很快被一家上市公司聘请为主管会计,年薪10万元。
近日,在一次聚会中遇到了春风得意的张达,据悉他跳槽到上海某家上市公司当上了财务总监,年薪60万元,小车和住房均由上市公司免费提供。在我们的羡慕声中,张达提及两年的考证经历,淡然地说:那时,大多数人只是满足于当时的现状,所以总是依惯性思维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我却没有按常理出牌,承受了父母的问责、妻子的不解、朋友的疑惑、考证的艰难,用了2年多的青春赌了一次明天。
从某种程度上讲,不按常理出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正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