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8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
何谓“潜规则”?辞典解释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而再让我们望文生义一番,所谓“潜”,就是指一种潜意识里被人默认、被“潜”在实施的非法律社会规则制度。也就是说,所谓“潜规则“,就是潜移默化里被世人广为认可与遵守的一种非法律规章制度。
从注水肉、苏丹红,再到三聚氰胺,麦乐鸡、霸王洗发水从唐骏假学历事件到汪晖涉嫌“剽窃”论文的学术圈、娱乐圈…仔细梳理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要利润,学者要职称,演员要角色,空姐要调岗…似乎每个行业都有着只做不说的公开秘密,这就是饱受诟病的的“行业潜规则”。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则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违反着相关的法纪,比如看病去医院治病,对病人和病人家属来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是为了看好病,不但要找人,同时还要给主治医生送红包;影视部门,某些名不见经转的演员,想一下飞升,不但要请客送礼给导演,弄不好还要向导演投怀送抱,送上人生的初吻;在官场上,某些人为了升职,就要跑官,给领导送礼,领导才会考虑;就是到某些乡镇部门办事,也要见到工作人员客气地点上烟才会有人接待……而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就是某些潜规则的特现,出现这些潜规则的主要原因就是某些人掌握有特权,而他们在运用这些特权的时候,想得不是为国家和百姓谋事办事,更多的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潜规则真是害人不浅,潜规则也危害了社会安全,而且它隐藏得很隐蔽,让人发觉很难。潜规则的存在,反映了中国当下部分行业整体性存在着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更让企业形成顾盼和惰性心理,认为遵守潜规则理所应当,遵纪守法是不识时务之举,以致竞相作伪,普遍麻木不仁,良知泯灭。只要潜规则存在一天,被揪出的企业就不是个案,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就永远得不到保障;潜规则不打破,中国企业的整体道德伦理就永远得不到提升,中国永远是一个制假贩假、声名恶劣的山寨大国。
那么,应该如何打破潜规则呢?我们呼吁有良知的行业内部人士,站出来揭开潜规则。如果没有勇气付出高昂的代价,揭破本行业的潜规则,可是至少有不去分一杯羹,远离潜规则的权利。媒体和专业人士以及消费者的监督无疑是打破潜规则的主要力量,可以有效地从外部形成强大压力。一旦黑幕曝光,执法部门更要对类似事件一经发现问题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