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港路曾是黄石市的一大痛处:自2006年起,大修5次,年年维修年年坏。
今年这次维修,黄石港区建设管理局下了狠功夫。从6月中旬开始动工,如今已是11月初,工期长达4个多月。好事多磨,该局负责人说,快要完工了,本月就能通车。
曾经:修修复修修坑洼何时休
上港路位置极特殊,它是连接鄂黄路和黄石大道的主要通道,也是鄂州车辆进入黄石城区的“咽喉”。
2011年7月,黄石上港路经历了自2006年来的第五次维修。通车后半年,到2012年6月份,上港路不堪重负,再次成为“摇窝路”,坑坑洼洼的路面,车子一过,灰尘飞扬。
“这条路的负担太重了,拖运沙石的载重汽车一般是三轴起步,而且几乎全部车辆都超载行驶。”黄石港区建设管理局局长周邦松说,三轴的载重汽车,载重一般是50吨以上,有的车为了增加运货量,私自增加一层或者一层半车厢挡板,相当于载货量增大了一倍多。这样超重行驶的重卡,从上港路一过,旁边楼房的居民能感觉到地面的震动。
以往,为了不影响一般车辆通行,上港路维修采取半幅路通车,另外半幅维修的办法,然而等到另一边修好时,先修好的半边又没用了,有市民为此还质疑维修施工质量不过关。施工方也感到委屈:黄石没有比上港路还难修的路了。
动工:704根地下桩上港路换装
6月14日起,上港路路段全面封闭,再次动工进行维修。当时,有关部门预计两个月后完工。
第一次挖开地层后,施工人员发现地质层含水量太大,先前设计的一套施工方案不能实施。原来,上港路地段最初是一个湖汊子,离长江近,地下水渗透性强。此路段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打过窑,土层软,承重能力本身就弱。
发现地质缺陷后,工程只能暂时停下,进行地质勘探,勘探报告直到7月22日才出来,再重新设计施工方案,这一来,就到了8月份。
新的设计方案决定,要对此路段重建地基。他们将280米的上港路挖地深达3.6米,3.6米以上的土层全部挖出运走,换成石块、砂石等。同时,在长280米、宽7米的上港路地下,打下704根“梅花桩”,最深的桩达20多米。石块和砂石上面,将浇灌60公分厚度的混凝土,其上再有15公分厚度的沥青层。“用704根‘梅花桩’撑起上港路,就像建高楼大厦打桩一样。”周邦松说,这次重修上港路,是黄石修路史上质量最高的工程。
打桩、土层换石头,一项工作完成后,至少需要28天的固化期,过了固化期,还要接受最严格的质量检验。
市民:为保证质量好能容忍工期长
周邦松介绍,此次重修过程中,光设计方案就三易其稿,加上地下的天然气、排水、排污管道都交错在一起,“换皮固骨”过程中,还要与天然气部门和市政等单位共同商量变更方案,居民小区的排水、排污管道也重新进行了修和换,这使得整个工程更为复杂。
附近居民谌爹爹目睹了这些年上港路的变化,他说,以往修路之后不久就坏了,居民意见很大。“这条路,在黄石肯定是质量最好的!”谌爹爹评价此次重建过程,尽管工期长了点,只要能保证质量,市民是会支持的。
昨日中午,施工队的一位孟姓负责人介绍,这两天,路面就要开始铺设混凝土,随后还要再浇灌沥青层。“这条路,黄石第一啊!”该负责人说。
建设局>>>本月能通车希望加强重卡管制
好事多磨,工期将近尾声。周邦松介绍,路面工期将在11月15日之前完成。之后,路面还有一段时间的养护期,本月内一定能保证通车。“三分修七分管”,上港路已经脱胎换骨,但再好的路也需要正确地使用才能保持长久。周邦松说,此次重修上港路,他们已经投入300多万元,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换来的好路,希望大家都能爱惜。
他说,上港路本月通车后,希望交警部门能对途经上港路的重卡进行严格管制,禁止卡车超重超载行驶,以此对上港路进行完善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