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364|回复: 8

江西千年古县贵溪与鹰潭关系之演变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4 1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得从历史说起,贵溪的历史比较久,也比较简单。秦时属江西十八古县之余汗县(今余干),唐永泰年间(765年)划弋阳与余干地置贵溪县,置县至民国初年一直属信州(广信府),千余年至今,没有任何改名或者迁县治的记录。虽历史较周边弋阳、上饶等古县为浅,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县。

鹰潭历史相对短的多,清时有鹰潭巡检司,同治年间设鹰潭镇。如此小镇,百余年间为何能反客为主?

厘清此问题必先从地理说起。贵溪县治雄石镇在信江北岸,鹰潭则位于雄石镇的下游,信江的南岸。信江过鹰潭后折向西北入鄱阳湖.信江虽不是什么大江,但河面也有约三百米宽。古时交通不发达,赣东北信江以北地区从陆路入江西内地,鹰潭渡是相当方便的一个渡口。故在清、民国前期时,鹰潭即为贵溪一个重要集镇。地位虽不及县治雄石镇,却也与上清、江浒山等地地位相若。

鹰潭的崛起始于浙赣线的兴建,蒋介石为围剿赣东北根据地,将浙赣线修筑于信江北岸,从雄石镇西修信江铁路桥过信江。鹰潭镇成为浙赣线过信江后在南岸第一个大集镇。从金华入江西内地与福建最方便的陆路路线即为坐火车至鹰潭,然后在鹰潭转汽车至江西内地与福建,反之从福建、江西内地入浙江也是此路线最方便。雄石镇虽较鹰潭繁华,两地相距不运。但如果在雄石镇下车,则还要渡信江才能至江西内地。事实上,当时雄石镇根本就没有汽车站。信江上只有人渡,浮桥也没有办法过客车。贵溪县第一个汽车站1934年3月1日设立于鹰潭。一时间鹰潭空前繁华,可说是得益于贵溪铁路大桥。

抗战时期,因南昌沦陷,浙赣线中断,浙赣线向西仅到余江邓埠。从上海、南京等沦陷区与浙江等地由陆路进入大后方的路线为坐火车到鹰潭,然后乘汽车进入抚州、吉安等地,转湖南进入大后方(钱仲书先生当年入湖南即为此路线,读过《围城》的朋友想来对鹰潭的印像不会太好)。

1949年5月4日贵溪解放,陈赓的司令部当时即驻鹰潭,同日成立的贵溪地委(贵溪专员公署)也设在鹰潭,鹰潭当时的地位可想而知。10月,江西省重新划为9个专区,贵溪地委撤消。1950年6月,贵溪重新划为9区,鹰潭为区级镇,县治雄石镇仅为乡级镇。1952年10月8日,赣东北浮梁、上饶两专区合并为鹰潭专区,专员公署驻贵溪县鹰潭镇,鹰潭当时虽仍为贵溪一属镇,却统领千年来从来没有设为同一区的赣东北。鹰潭专区旋于同年12月改为上饶专区,专员公署迁上饶市。

出于对台战争需要,身为入闽要冲的鹰潭地位急剧膨胀,1954年动工修建鹰厦铁路,1957年全线修通,作为当时入福建唯一的一条铁路的起点,鹰潭成为战略要地,如此重地继续由贵溪县统辖不妥。鹰潭镇于同一年划出由上饶专区直辖,虽然1958年4月划回贵溪,但是1960年7月终又划归上饶直辖,同时划出的还有鹰郊公社与志光公社的两个大队。鹰潭成为江西仅有的两个县级镇之一,从此脱离贵溪的管辖。

后面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1983年鹰潭升为省辖市,下辖原属饶州府的余江县(安仁)与原属广信府的贵溪县,贵溪鹰潭千余年的隶属关系被倒置。邓小平南巡时赞鹰潭“是一个好口子”。

时间跨入八十年代后贵溪因成为江西铜基地核心而地位上升,1979年冶金部与江西省委决定成江西铜基地,成立贵溪冶炼厂(铜产量亚洲第一)。同时为建设江西铜基地配套设施,又成立了贵溪发电厂(建成时为省内第一),四冶、十五冶进驻贵溪。为利用贵溪冶炼厂硫酸资源,又建设了贵溪化肥厂。贵溪在八十年代完成了农业县到工业县的转型。

1996年贵溪改为县级市,鹰潭却将千余年来一直属贵溪的龙虎山与上清二镇划出。设龙虎山风景管理区。

这一段时间里,两地此消彼长,鹰潭尽管行政上地位上升,但是战略、交通地位却在下降,中央对台战略调整为和平统一,福建对外铁路也陆续建成,至今仍有铁路在修建中,入闽一条道的现状被改变。

2003年后,国际铜价剧涨,贵溪财政随之水涨船高,财政收入一跃成为江西省第一。而同时,作为鹰潭市区的月湖区(民国29年以鹰潭镇成经济轴心为由分设月湖乡,不料却成为鹰潭市区的正式名字)在江西99个县级单位财政收入排名倒数第一,财政收入甚至还不及贵溪下辖的几个强镇(乡),市县两级财政收入严重不平衡。

鹰潭市小,市本级财政与月湖区财政收入偏少,本市另一个辖县余江县财政收入也不怎么样,贵溪一市的财政占鹰潭市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三左右。鹰潭市区建设资金大部来源于贵溪市,而贵溪市自身发展加快,有限的资金难以同时支撑两个市的发展需要。加上历史原因与龙虎山问题。贵鹰矛盾加深,但仅限于深层,并没有暴露在表面。

个人建议在省管县的框架下,赣东北按信饶二州重新划分为两个地区。

2007年,历史的车轮加快了运转。相信贵鹰关系不久就会发生改变,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最终答案。


勇往直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4 1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贵溪概览 > 历史沿革








历 史 沿 革


  唐乾元元年(758年),割饶、建、衢、抚四州地置信州,贵溪地分属信州弋阳县和饶州余干县。永泰元年(765年),以弋阳西境及余干东南境置贵溪县,为信州所辖。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州为信州路,属江浙行省。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胡大海取信州,改信州为广信府。

  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兵占广信,贵溪属江西省广信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民国3年,江西省分四道,贵溪县属豫章道。民国15年,撤道,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18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贵溪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贵溪县信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民国21年,全省分为十三个行政区,贵溪划归第五行政区,然贵溪北方仍为苏区。民国22年8月,贵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冷水、茶山、洞源、麻地一带。同年冬,贵南苏区失陷。次年冬,贵北苏区失陷。民国24年,全省减为八个行政区,民国28年,又增至十一个行政区,贵溪均属第六行政区。民国31年8月,江西省改划为九个行政区,贵溪仍属第六行政区。

  1949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解放贵溪。7日,贵溪县人民政府成立,辖属同日成立的贵溪专员公署(设在鹰潭)。8月13日,贵溪专员公署撤销,贵溪县改属上饶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江西省分为九个专区。1952年调整为六个专区。贵溪县先后均属上饶专区。1983年7月,鹰潭升为省辖市,贵溪县改属鹰潭市。1996年10月贵溪县撤县设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4 1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贵溪2011年市坚持咬定发展不放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税收征管,保持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市财政收入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89亿,同比增长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4

378

主题

5377

帖子

6694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669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1-4 1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收入跟大冶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01

主题

3631

帖子

4938

积分

贵宾

黄石跨越转型总设计师 生态新区规划首席顾问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93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1-4 1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网湖水 发表于 2012-11-4 10:54
贵溪概览 > 历史沿革

我们湖北人为什么叫江西人:江西老表
山水一品,矿韵千年 ------中国●黄石

千年矿冶百年梦,半城山色半城湖 ------黄石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4 11: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感万人迷 发表于 2012-11-4 11:34
我们湖北人为什么叫江西人:江西老表

江西填湖广.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4 11: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民的分布

  成千上万户外省移民扶老携幼,远途跋涉,迁入两湖,自主择居,在分布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受相对地理位置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各省移民有一个大致的分布范围。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集中落户在湖北的北部和西北部,比如陕西移民占郧阳地区人口的40%。越往南,数量越少,远徙湖南的就极其有限了。而广东、福建移民又主要定居在湖南的南部。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在两湖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湖北东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达80%,
而在西北部还不到30%。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湖南的移民分布还有一个特点,南部的江西移民少于北部和中部。

  移民的路线

  移民的路线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很多移民现象可以由此得到解答。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看到移民是水陆并举迁入两湖。

  进入湖南以陆路为主。湘东与赣西之间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山脉,呈北北东向雁行错列,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是湘江与赣江的分水岭。这些山地之间的长廊断陷谷地或斜谷地就构成了江西以及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移民进入湖南的天然交通孔道。

 
 进入湖北以水路为主
,移民充分利用了长江、汉水交通动脉。
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堤乘船溯江而上,先选择鄂东定居,故东部江西移民最多。
然后分三路向湖北中部、北部、西部扩散,一路继续沿江西进,一路进入汉水逆流而上,另一路则走随枣走廊的陆路通道。陕西、山西、河南等省移民则通过两条路南下,陕西移民主要沿汉水河谷通道首先进入鄂西北,其它北方移民则穿过南阳盆地到达襄樊,由此再向其它地方扩散。所以,北方移民大多分布在湖北西北和北部。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4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zuomemo 发表于 2012-11-4 13:18
轻轻地飘过,看贴必回

好潇洒,好人一个.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69

主题

3548

帖子

4343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34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1-5 17: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情况,全国有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