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5 21: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原创 】我谈诸葛亮的一世修行(八)
是愚忠,还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诸葛亮辅佐治理蜀国是愚忠的思想吗?翻开历史的画卷,可以论心比较,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千百年来,民间百姓一直所景仰,所推崇的最突出的一条就是他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众。那他忠诚于蜀国是愚忠吗?愚忠从表象的意义来讲,不是忠诚于一个信仰,一个思想体系,而是完全地忠诚于某一个人。要知道,人是动态感应的,是随世事变化的,您要是忠诚于这个人,难免不出差错,难免不为之干些愚蠢的事。诸葛亮辅佐刘备家的两代江山,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忠诚,既不是效忠您刘备,也不是效忠您刘禅,他是依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那就是兴汉室于水火,拯生灵于涂炭。在他的夙愿里,忠诚中除却了庸俗之辈当官发财,唯利禄是图的邪念。
从哪里可以找到论证诸葛亮的忠诚呢?纵观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他的忠诚可以体现在对待蜀国的这个国家。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诸葛亮没齿难忘,把刘备家看作是自己的领导,也尽心地辅佐过刘禅,出于是自己的领导,是自己的上级,他是尊重,但绝对不等于就是忠诚。先前,刘备三顾茅庐地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隆中对》就是他们走在一起开国兴邦的最好明证。刘备讲:“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诸葛亮说:“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看,两个人的对话已经很分明透彻了。诸葛亮的出山不是为您刘备效忠,而是要匡扶汉室。借助您刘备大汉皇叔的号召力,施展满腹的治国本事不在是束之高阁了。说到底,因为信仰的一致,目标的一致,诸葛亮跟着您刘备打江山,就是光复汉室,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出山去奋斗的。刘备的以情动人的驭人之术,诸葛亮的军事头脑,炉火纯青地打下了蜀国的江山。于是诸葛亮被刘备提拔高聘,最后成了蜀国的丞相,在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在蜀国的政权有了和刘备平起平坐的位置。
看来,江山是暂时地稳定了,有了自己的一方领土,刘备当上了皇帝,觉得自己就是真龙天子了,他就不拿诸葛亮的话当一回事了。他要御驾亲征,攻打东吴,曾经被诸葛亮极力地苦谏劝阻未果,刘备决心不改,还是出发在讨伐东吴的路上。刘备安营扎寨的图纸,被诸葛亮在襄阳的朋友马良取来呈给诸葛亮,显然,马良是不赞成刘备这种茫然备案的作战方略,他要诸葛亮出谋划策,化险为夷。人家是皇帝呀,想做什么,阻止不了。但不能坐视不管呀,还是要尽心补救的。诸葛亮看了作战的图纸,想到如果东吴用火攻的话,刘备必然劫数休矣,汉室休矣。为救刘备,他想到了在东吴他的一名学生陆逊,陆逊曾经得到过诸葛亮的教益,所以为了感恩,在孙权称王之初,把诸葛亮的侄儿诸葛恪提拔典掌军粮的工作。亮写书一封,告诉陆逊,指出诸葛恪性疏,不宜任职,难免贻误吴国的军资大事。陆逊听其言,调换了恪的职务。就这样,刘备幸免于难,可是最后还是大败而归。痛定思痛吧,战场还是离不开诸葛亮,既然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了,想到他的傻儿子斗不过诸葛亮,于是上演了“奉节托孤”的一场戏。到底,刘备还是为自己后人江山的巩固想到了诸葛亮,认为是最佳的辅佐人选,不服不行了。诸葛亮在那种情况下能说什么呢?感动啊!诸葛亮料到刘备要是得胜归来,自己肯定要倒霉,不说是卷铺盖回卧龙岗,丞相府也肯定是要易主。眼下,知道皇帝离不开自己,还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你,你能说,你不感动吗?所以,他表了态,告诉您刘备,我是不会篡权夺位的,至死都未您刘备家效力。
诸葛亮表的态是如此的轻松,即使刘备托孤时不那样讲,诸葛亮也不会篡夺皇位的。为什么?是诸葛亮的家教和家风影响了他一生。诸葛亮的前八世远祖,诸葛丰正直忠诚,官位到过光禄大夫从二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是涉及江山社稷的稳固,他都要面见皇帝,直言相谏,连皇帝与妃嫔欣花赏草的时间都不放过。时间长了,当有人编造诸葛丰的短处加以陷害时,皇帝也觉得诸葛丰是个不懂事的人,一道圣旨就要了诸葛丰的命。远祖为汉室的江山立过卓越功绩,最终蒙冤受屈。诸葛亮选择的还是光复汉室,显然也是替自己的先祖完善汉室的基业,仍然与汉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不可割舍的情感。这也是诸葛亮择主汉室皇叔刘备的根源之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如此表忠心,他从小的传统教育,接受家庭的熏陶是让他不可能有非分之念的。效忠国家的思想,在他出山之前就已经定了型。他的偶像是姜子牙,他把自己比作是管仲、乐毅那样的国家栋梁是想为帝王打天下,治理天下,而不是如何称王称霸,作威作福。所以,是诸葛家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让诸葛亮在百姓的形象中是一个“列宿为之官府,众星为之人民”的忠丞。他出生的是一个基层的官员家庭,深知地方管理的积弊,他十年躬耕于隆中,了解百姓的疾苦,他经过流离失与逃难的过程,深知社会的安定对老百姓的重要。所以说,诸葛亮的忠诚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可以指点江山,拥有改变环境的能力,一定要让社会井然有序,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刘备给了他的这个机会,他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架构蜀国的社会,所以刘备的托孤也是在成全诸葛亮理想的奋斗目标,只要是自己心中所想要的政治,效忠您刘皇叔的家族就是在成就自己的雄韬伟略,当个丞相又有什么不可?
总之,诸葛亮忠诚于蜀国的政权,蜀国的民众需要诸葛亮的忠诚,现代人才的启用也需要诸葛亮价值人生观的取向。国家政府的公务员也应该像诸葛亮那样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