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93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
道路笔直宽阔,小花绿草在两旁绿化带随风摇摆,老人们坐在自家三层小洋楼门前悠闲地晒太阳,不远处青山连绵,空气清新净爽……如果不是马路上古牌坊的提醒,谁也想不到这里是有着上千年采矿史和三百年冶炼史的灵乡镇。
除了环境宜人外,灵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让人歆羡。去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在湖北百强乡镇中位列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高达9648元,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同样是湖北的乡镇,为何灵乡镇能摘得“探花”?其在镇域经济发展上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外引商,内创业”,镇里一位领导告诉记者,灵乡镇依矿而兴,曾被誉为“武钢的粮仓”,1996年最后一个露天矿闭坑后,全镇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困局,政府开始考虑经济转型,最后决定一方面建工业园外部招商,另一方面则鼓励全民创业,“实行双轮驱动”。本报记者 唐小慧 通讯员 卫学平 吴冠韬
挖掘潜力鼓励全民创业
盘活7亿储蓄余额
投资超1千万创业的灵乡人达百位
在灵乡,有一座宫台山,山下坐落着一片根据地貌特点,随坡依山而建的宫台山庄。
这座山庄就是本地人周光成兴建的。之前,他从事矿石销售,随着矿石的日益减少,他开始考虑创业。经过多方考察,2007年,周光成找到镇党委,说明了想在宫台山办山庄的来意。
很快,镇领导就向他提供了义务指导和引导服务,在外围的配套设施上也迅速帮其解决。政府的支持让周光成备受鼓舞,当年,他在宫台山下投一个亿兴建宫台山庄,建设总面积达1000多亩。
目前,山庄已经建成了一座集商务会议、餐饮住宿、旅游度假及种植养殖业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真的是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周光成说。
在灵乡镇,和周光成一样创业的人很多。“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优良的创业环境。”镇领导告诉记者,在政策、资金、市场和设备等方面帮助人才创业,通过扶持创业支持灵乡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创业。
“发展镇域经济上,除了借助外力吸引外地商人过来投资办厂外,还需要从内部强壮起来。”灵乡镇领导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一直在提倡全民创业,努力盘活镇上的储蓄余额,推行“既引外又扶内、内资外资一致”的政策,目前在本土投资1000万元以上创业的灵乡人就有上百名。
灵乡镇还特别重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创业。
“近三年,我们盘活了7亿元储蓄余额鼓励创业,诞生了劲牌基酒、枫桥油茶、谈桥千张、灵香食品、胜灵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镇领导说,民间资本还启动了大王山、梅红山的旅游开发。
后续动力营造宜居环境
基础设施完备,村村有超市、娱乐中心
创造宜居环境留住本地劳动力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收入一般,还经常不能与家人团聚,现在我在家门口的企业日盛科技工作,收入比外面高。”农民柯贤春对记者说。
作为经济强镇,灵乡镇政府通过创造宜居环境留住本地劳动力,形成发展上的良性循环。
基于这样的认识,灵乡镇开始按“农民市民化”的理念来引领新型城镇化,用“建设小城市”的理念引领城镇承载能力的提升。目前,灵乡镇的城镇绿化率已经达到57%。
“我们夫妻都在工业园上班,家里住的是三层楼的别墅,晚上吃完饭去村广场跳舞,日子过得挺舒服。”跟丈夫一起到村广场跳舞的王大姐说,虽然镇子之前从事开矿,但是现在眼见之处都是绿色,空气也好,各方面都不比大城市差。
镇领导介绍,除了在居住和环境上致力让居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回馈,灵乡镇还注重教育、医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
近3年来,灵乡通过实施优先办理社保和医保、优先安排城镇居民就业、鼓励农民进镇创业致富、引资开发建设商品房等优惠政策,使6000名农民“洗脚进镇、弃牛进厂”成为产业工人。
灵乡镇还耗资100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在全镇建了19个村级卫生室。另外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全镇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100%,在全市名列前茅。
特写创业典型案例
“矿老板”转型养肉兔
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柯昌才是个“标志性人物”。
柯昌才今年刚迈入50知天命的年纪,1994年初,他在家乡办起了小矿厂,五年挣了50余万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矿老板”。
见矿产资源快要枯竭,政府也在号召大家转型创业,柯昌才没有像富起来的其他人一样去镇上买块地皮做栋好房子享受生活,而是把全部积蓄投到村后的一片荒山上,在那里建起了集养猪、养鱼为一体的大型立体养殖场。
两年后的2001年,柯昌才养殖场年收入达到了54万元,惹得村民们羡慕。
尝到甜头后,2006年,他扩大了原来的养殖场,发展猪、兔、鱼综合养殖。2008年,为做大做强肉兔产业,柯昌才与河南老板合资,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肉兔加工厂。
该工厂每年出栏商品兔100万只,加工精制兔肉3000吨,并带动了当地600户农民走上养殖致富路,形成了肉兔养殖、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成为黄石地区最大的肉兔养殖基地。
专访灵乡镇镇长柯友海:
顺势而为,造就特色
说起灵乡镇的发展特色和亮点,镇长柯友海告诉记者说:“其实按照本地实际情况来发展就是特色。”他介绍说,灵乡镇之前从事开矿,后来面临资源枯竭,必须要转型才有出路。乡镇要转型,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优势。
“我们交通地理位置相对便利,在矿石生产加工上有技艺,由于祖祖辈辈开矿,本地居民的创业意识也比较强,”柯友海说,基于这些情况,再加上当时国家号召沿海地区将产业转移到中部地区的宏观政策,很多沿海企业都开始考虑搬迁。镇里领导商量之后,便决定建造一个工业园,主动去招商,引来外资发展灵乡镇的经济。“后面之所以主要从事模具产业,也是在慢慢摸索中发现的。”
“我们镇的发展跟别的乡镇不一样,但也有相同点,”柯友海说,以这次百强乡镇中排名第七的黄陂武湖街道办事处来说,武湖街将全街63个自然湾集并改造为“两镇四村”,这点跟灵乡镇做法有些相同,“我们将三个村改为社区,并且推集中开发、联居共建,这样便于集中管理和开发。”
在乡镇主导产业上,柯友海说灵乡镇主要集中发展模具产业园,同时居民创业也是经济增长点,但在武湖街,他们提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发展,比如依托华中企业城等发展新型工业、服装和建筑建材,并借力汉口北发展物流业,还依托“台创园”发展农业。
“武湖街的发展也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的,其实每个镇在发展上没有可比性,一味借鉴全盘照搬也不好。”柯友海说,因为每个镇的情况都不一样,发展所具备的条件也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才是王道。
灵乡镇谈桥社区鸟瞰图。本报记者 唐小慧 摄
来源 灵乡毓秀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