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1-7 08: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襄城县志》记载,乾明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年),高僧省念禅师又在首山北麓开山重建。元初,乾明寺曾遭焚烧,多数建筑被毁。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年—1479年),主僧深别源靠化缘募捐14年才将乾明寺重建成功。 乾明寺主体建筑占地150余亩,自北向南有照壁、山门、天王殿、中佛殿、弥勒殿等,后院建筑有三佛殿、左右禅堂、斋堂、方丈室、知客房等。原来的乾明寺西侧有砖塔370余座,错落有致,相映生辉,可以和少林寺塔林相媲美,后因多种历史原因,砖塔被毁。 乾明寺古建筑群造型古朴,在建筑上多因袭古制,有很强的地方特点,为研究中原地方建筑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天王殿正面门楣上有一块青石匾,上书“中州第一禅林”。据说,当年乾明寺兴盛时僧徒众多,从山脚直抵中峰,殿堂鳞次栉比,砖塔林立,烟火缭绕,钟鼓鱼磬之声不绝于耳,其规模在中原地区最大,所以就有了“中州第一禅林”之誉。中佛殿是乾明寺现存最早的建筑,也是该寺的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其内部梁架和内檐斗拱形式保留了很多早期建筑的特点,造型古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