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故事●十年看变化之交通篇 十年前,我还在外地求学之时。每当放假回黄石,我都不忘回老家看看年迈的奶奶。那时,连接市区到老家的是一条不到30公里的乡道。虽然不长,但由于路况不好,还没能通上公交。 每次回家,我都要在破旧的私营中巴上颠簸一个半小时,到了镇中心后还需换乘,转乘更为破旧的村镇中巴,再颠簸上半小时才能到家。多次换乘等待和辗转颠簸使我舟车劳顿、疲惫不堪。 几年之后,我再回家乡,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黄石的楼也高了,车也多了,路也宽了,城市更美了。再回让我挂念的老家,发现以前的乡道已经彻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双向八车道的柏油大道。跑完河西大道,再转上大棋路,行驶不到3分钟便到了老家门口,整个路程用时不到25分钟。从2个小时到25分钟,不变的是路程,变化的是心情。前年,我们还通上了安全舒适的公交车,方便的交通让家乡人享受到现代都市生活的快捷,也感受到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家住在大棋路旁。 大棋路是一条美丽的路,她像一条黑色的帘带,铺成在黄荆山南。她具有完善的交通标志和道路设施,行驶舒适,高效便捷。她一头直通大冶,另一头延伸至棋盘州开发区,中间通过两条隧道洞穿巍巍黄荆山脉,直通主城区,和市区的沿湖路、杭州路等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格。李家坊隧道二期通车后,从大棋路到市中心更是只需 5分钟的车程。十二五期间,大棋路还将与即将动工建设的全长21.1千米、总投资40.85亿的黄石长江三桥对接,形成大黄石的外环线。到那时,无论是通往阳新、大冶,还是浠水、蕲春都将非常方便。 现在,奶奶已经不在了,但我还是经常回那老家,因为那是我深深的乡愁。家乡和城里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宽阔明亮的柏油路,四通发达的交通网,高效便捷的城市公交系统,使我感受到现代都市生活的方便快捷,感受到黄石十年的大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是民生不断改善的十年,也是老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实惠的十年。她让我们对党的十八大充满新的期待,对黄石的未来充满新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