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一人独出,踩着斑驳陆离的灯光,信步在滨江公园。 磨基山远远地闪烁着,在黑夜中炫耀自己的雄伟。有序地举着灯盏,在黑夜中牵手两岸的是夷陵大桥。它透出无限的温馨,激起我由衷的感叹。江面上,那些粼光闪闪的梦呓,后浪推前浪,一泻千里。 “浏阳河……”忽然,耳边传来优美的歌声。我踏歌而行,见前面滨江公园树林里,高挂一幅底幕,底幕上,红军时期的毛泽东神采奕奕,那些红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身后的雪山蜿蜒巍峨。它背靠沿江大道,面对万里长江。底幕上方,一排大字赫然醒目:红歌艺术群众演唱基地。 底幕下,一副架子鼓,一架电子琴,煽起一方沸腾。无需粉妆浓抹,全凭一腔热情,唱响黑夜,唱响大江南北。 没有高高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却有热情的听众。座无虚席,黑压压的一片。摩托上,三轮车上,挤满了人,多少人靠着树。他们大都是一群中老年人,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还是拄着拐杖的……全都听得津津有味。 好一个“弘扬奉献群众文化”,你唱我唱大家唱。底幕背后,靡靡之音不绝于耳,风流之夜深刺痛目。红歌艺术团充满激情,充满热情,坚持健康生活,传唱红色经典,谁来讴歌他们? 星空下,草地上,那一帘红色梦想,洋溢着那一份执着,那一份追求,如江水,昼夜不息,奔向东海。 深秋的夜晚,袭人的寒气,被红歌驱散得一干二净。 2012.11.8日草于中书街
滨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