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甜柿》
家乡多柿树,田间地角,水塘低洼,随处可见。幼年视柿子为理所当然的欢乐和享受,长大后才知那是永远走不出的思念和牵挂,那份与乡情扯不断的浓浓情愫,无论你走到哪里,思念就到了哪里。
一出垸门,就望见村口有两棵高入云翳浓荫匝地的大柿子树,这就是我家值得骄傲的大柿子树。柿子,那可是小时候唯一能吃到的书上叫做水果的食物。
小时候,秋天的记忆是沉浸在满畈稻香混合甜甜的柿子香味中的。
秋高气爽,正午的骄阳炙烤着沉甸甸的金黄稻穗,丰收的喜悦和饱满填满了农人的心房。乡亲们拿着镰刀和冲担,匆匆地赶往田畈,准备收获稻子。这时,他们一抬眼就看到正在柿子树旁夹柿子的我们,于是就顺脚走过来,吆喝一声——“你家好柿子呀!吃两个柿子嗨!”爸爸妈妈听了,就乐呵呵地伸起竹竿来,几串连着碧绿枝叶的通红柿子,就掉在了树下的人手里。看着捡柿子的人双手捧着满是秋阳澄净气息的新鲜柿子,甜甜地吃着,香浓的甜润也从我们嘴里直沁到心房——秋天,就在这满山满畈的稻香、柿甜香里弥漫开来。
稻子收了,在扬场的喧闹声里,金黄的柿子一天比一天通红,打稻子的人心里着急了,总是忍不住地叫几个半大的伢儿去树上夹一些柿子来。当那红通通、香喷喷的柿子一提上来,人们就扔了农具,一呼而上,席地而坐,纷纷抢了柿子,用手抹了抹,把这聚集了一年阳光和和雨水琼浆的珍果三下两下送进了嘴里。真好吃啊!每个人都会这样说。
稻谷入仓了,爸爸得闲了,就会拣一个大好的晴天,驮着梯子,挑着箩筐,我们小孩子拿着长竹竿,提着篮子,一起去夹柿子。爸爸先把梯子搭好,自己上到树上去,然后拿起竹竿夹几个又大又好的红柿子,让村下呆望的小嘴们解馋。低矮处的柿子下完了,爸爸就把竹竿伸下来,让我们把提篮吊上去,把篮子固定在一个稳妥的树叉处,然后把高枝上的柿子一个个夹下来,小心拣到篮子里。有时,看到树下的我们拣完了他夹到地面上的柿子,他就会用竹竿特意夹几个落地,让我们欢呼着四处寻找。
小半天功夫,我们就近地快拣满了一箩筐柿子。不知道已经吃了多少个谗人的甜柿子,小肚儿也撑得差不多了,怠倦的心开始随着蓝天白云、满畦的高梁豆子游离开来。妈妈差不多总在这个时候来了。听得树上的爸爸大声说:“回家去,做作业去!”我们乐巅巅地提了点柿子,忙不迭地回家。而妈妈则接过爸爸从树上吊下来的篮子,把里面装满的柿子倒进箩筐,爸爸再把空篮子吊上去继续夹。尔后,妈妈又忙着去深沟、荆棘丛中捡那些我们不愿去捡的柿子了。
正午时分,爸爸妈妈挑回两大箩筐黄澄澄、红得诱人的甜柿,放在屋角里,赤贫朴素的小屋仿佛也蓦地生了光辉,一有空,我们都喜欢去瞧上几眼,用小手摸上一摸,很想让这丰实和甜香的希望永驻在我们的生活。因为,第二天一大早,这些上好的柿子总要被爸爸装进麻袋,挑到县城上去卖了。留下来的一些或残破,或丑陋难看的柿子,则被奶奶和妈妈洗净,刮皮,去蒂,切片,置成柿饼。
尽管柿子价格低廉,换不了几个钱,然而家乡的甜柿啊,就是这样用香甜抒写着秋天的诗行,充实着家乡人的日子,甜润着故乡亲人清贫而朴实的希望。
甜柿的歌唱从一入秋天气转凉就开始,一直到露浓霜重金灿灿的野菊出场,它才慢慢退去。它的退幕依是余韵未休,清音不绝。霜降到了,古老、高大的柿树上,早已叶落枝疏,然在清冷寒凉的高枝上依然高高挂着十来个红竹笼。这些因为长在高处不容易夹下来的柿子,成了冬日里少有的鲜艳颜色,红如炉火,亮如夕阳。许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那红柿子竹笼愈加红亮如通红的炉火。许是年味一天比一天来临,那红柿子竹笼仿佛提前昭示辛劳了一年的乡人要早早预备年的喜悦。
被奶奶和妈妈晒干的柿饼早已吸收了秋阳的纯爽、干燥,成了我们上学放学随手塞入口中的零食。柿饼比生吃柿子更为爽口,更为甜腻。尔后,柿饼就被奶奶和妈妈收藏起来,不准多吃了。她们说要让柿饼“上霜”。所谓“上霜”,就是等到霜降之后,气温一降低,原先在秋阳下炙晒的柿饼内残余的水份在表面凝结成珍珠粉一样的白霜。这上霜后的柿饼就是既好吃又好看,就像给纯净的柿饼抹上雪花霜一样,所以被乡下人叫做“柿花”。仔细想想,这听起来土里土气的“柿花”,还真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呢。
儿时的春节充盈柿花的香甜。每到一家亲戚去拜年,噼噼啪啪的鞭炮响过,在主客互相祝福的拜年声里,热情的女主人早用盘子捧出几样干瓜果来,这之中就少不了柿饼。望着各家各户端出来既纯净又甜爽、上了霜的“柿花”,就是吃腻了嘴的大人和小孩都忍不住伸手去拿上一两片尝尝。只要听到客人说一句“你家的柿花做得好吃!”好客的主人就会在你离开时,一定要你把那盘柿花装满口袋。如不这样,好像就会辜负了自家柿子的价值、威望一般。
在柿子香甜的滋润里,我们一代代的孩童长大了,离家了,却依然与它千丝万缕相联在一起。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能吃的水果越来越多,吃腻了的甜柿反而成了不常尝的东西。可是每到秋天,虽然自己已不常吃柿子,心里却总是自然而然地装着它。当收到爸爸妈妈装在纸箱子里整整齐齐的大柿子时,心里口里就会泛起一阵馋涎,总是忙不迭地先洗一个放入口中,仔细地体味,看那香甜酥爽是否还与儿时一个样,那纯正醇厚的风味是不是没有变。每到过年时,妈妈总忘不了用袋子装着干干净净的柿花,送给久居在外的我们和城里的亲戚。那时,习惯拿钱去买食物过日子的我们,嘴里嚼着这比市场买的梅干、水果条好多少倍的柿花,心里念着有妈**好来,更念着故乡大柿子树的好来。
令人值得高兴的是,随着罗田甜柿品牌的打造,罗田甜柿的名声越来越响,家乡人种植甜柿的人也越来越多。前年回家,发现爸爸在田畈边种植的三四棵小树都挂果了。人站在地上,就可满满地摘上一篮。望着那比老树更红润更硕大的柿子,我不由得感叹万分,心想这下我们都不愁没有柿子吃了。也盼着那些外地的友人,希望他们能在秋天多来尝尝罗田不脱涩就可食用的甜柿,或是可以有富余的柿饼送给他们当礼物。
罗田甜柿甲天下。今天我忍不住又拿起一个柿子,洗净了送进口中,没想到它竟是那样甜脆可口,酥软滑腻,实在太好吃了。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觉得它比苹果、梨等平日常吃的水果更多了一份甜润。应该是更为推崇的水果。更何况,早有许多记载,甜柿具有营养丰富,富含糖、钙、磷、铁等多种元素,还有消食健胃、生津润肺、降压、止滞等许多药用价值,是一种完全可以与桃、梨、苹果等相媲美的时鲜水果。想起每每在车上相遇的,与父亲一样清早挑着满满一担黄澄澄的甜柿进城赶早市的农人们,我多么希望家乡的甜柿啊,能早日进入五湖四海平常百姓家,成为王候将相家的席上珍馐,成为辛苦劳累的乡亲们致富的黄金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