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3
上尉
  
- 积分
- 444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网络盛开的文学之花
——读王文娟散文集《开在心田的花儿》
黄叶斌
网络文学是催生或打造准文学家的熔炉,也是培育和浇灌文学之花的虚拟土壤,更是网友认识和交流的重要课堂。在广阔而无垠的网络上面冲浪,在没有任何人为的藩篱和障碍的干扰下倾吐心声,在遥远而陌生的时空中结交朋友,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的馈赠,也是一种高科技的惠顾,更是一种历史的机遇。于是,我们在际遇中分享,在分享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一种另类的奇妙的超越时空的不可思议的精神之旅,就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演绎着、展示着、高蹈着、影响着、宣示着,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节奏、完善着我们的人文品格、释放着我们的内心能量、提升着我们的精神质量。这种新时代的社会交往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夙愿,为我们的平凡而平淡的人生,提供了一个靓丽登场华丽转身的社会舞台。
最近,中国文坛上的一件大喜事,提振和鼓舞着广大文学爱好者或准文学家的信心和期待——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大奖,的确如一针强心剂或催化剂,将众多网友的文学梦再一次唤醒。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尽管这是一个十分遥远而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巧合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浏览了与莫言同为山东老乡的网友王文娟的散文集《开在心田的花儿》。我仿佛看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在一代代人的努力和攀爬中发酵、壮大和增殖;后续者正以一种顽强而艰难、潜伏而孤寂的承继姿态,为中华文学的骨骼和人文精神的大厦做出力所能及的奠基工程。这种大众文学或底层文学的狂欢,这种似乎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准文学作品,这种以纸质形式出现的个人文集,尽管还是一种比较粗糙稚嫩的汉语写作,但是,他们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及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一种个人化的文学范式和可资借鉴的研究标本。
《开在心田的花儿》这本文集,是作者网络写作的集合与荟萃,也是个人心血的熔铸
和精神冶炼的成果。它分为“青梅煮酒”、“拈花一笑”、“行走红尘”、“空山听泉”、“天使之歌”、“他山之石”、“古体诗”和“现代诗歌”等八个部分,以日常生活的见识、阅读经历的感悟、自我对话的激励、行走文学的演绎及情感抒发的真诚,在执著而坚韧的文字行旅中,在浅显而质朴的语言表述中,在发现和思考的心灵表白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的艰难而快乐的跋涉足迹,一个和自己较劲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精神世界的信徒形象。这种生活态度和写作姿态的选择,这种生命形式和生存境界的显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人生状态,也是一种清醒而自觉的灵魂涅槃过程。尽管写作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实际的物质利益和权力地位,不能完全化解许多社会上的困惑或自我的焦虑,但是,它的记录、慰藉、教化、净化、影响和提升的功能却是不容置疑的。
作者在文集中似乎对花儿情有独钟:她的网名是南山菊,她的许多篇章是以花儿为主题写作的,她在生活中的爱好也是以种植、购买、欣赏、描摹、赞美花儿为主的。这样,作者的视野就从琐碎而烦恼的人生中走出来,以诗意的眼光发现着生活的美好与惬意,以审美的激情演绎着文学的精彩和内蕴。文集中,有许多篇目不但写出了自然界的桃红梨白姹紫嫣红之神韵,而且还写出了如花儿一样播撒芬芳的诗人墨客作家佳丽的传奇魅力。比如对中国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和解析,对陶渊明、苏东坡、李清照、柳永、王昭君、张爱玲、胡兰成、汪曾祺、臧克家、毕淑敏、杜十娘、花蕊夫人、顾横波等作家人格和作品人物形象的情景还原和意境再现,对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物美德的礼赞,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细腻描述和深情回味,对医护工作的职业观察和冷静思考等等,大多是一种工笔的白描或诗性的写意,因而阅读其诗文具有一种青春荡漾激情满怀坐拥花圃的感受和感动。因此,花儿意象的繁复与寄托,似乎就是一种中华美德和精神的象征,一种人格和人性的隐喻,一种世事万象的烘托和反衬。
“在人生的隧道中行走,文字以微弱的萤光,温暖我的灵魂。”这是作者坚持写作的座右铭,也是对众多网友的殷切忠告。她在寻找人生的坐标与位置时,在叩问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时,在掂量文字的分量与作用时,常常以反思和自省的姿态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警告自己、慰藉自己、鞭策自己,从而获得了一种如西西弗斯那样的推石上山生生不息的意志和韧性。她善于从生活中吸取写作素材和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文字具有了一种超越世俗和自我的灵光:如对于患重病的网友,她响应论坛的倡议及时捐出一笔稿费;在游览泰山、周庄、乌镇、五莲山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和感叹更具有一种理性的思考和禅意的发现;在面对病人的生离死别困境和感恩酬谢的情景时,良心和职责的唤醒与坚守,使她更加懂得天使的职业道德和使命……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考与写作,这种爱心温情的表达与辐射,已经化为一种心灵之泉浇灌着文学之花,是那么地娇艳妩媚摇曳多姿风情万种。可见,那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无病呻吟和小我的闺怨激愤,是很难赢得读者的青睐和认可的。
作者的文学写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题材的拓展、主题的挖掘、体裁的创新、内容的深化和诗意的描述等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等待着她去跋涉、去体验、去开辟。在生活的感受方面,还可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入的洞察,收获更多更美的文学之花的芬芳。我们预祝并期待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