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成功实现初步转型努力让市民更有幸福感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曾丽妮)
十八大昨日开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品牌栏目《做客中央台》第一天邀请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走进演播室,通过无线电,让黄石声音传播全球。
清脆的小燕子
唤出实现初步转型的黄石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在这里。”昨晚10时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传出清脆嘹亮的儿歌。
“听众朋友,听到这首儿歌您一定会觉得特别熟悉,相信很多听众朋友都是听着这首儿歌长大的,歌词里唱的“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里”究竟是哪里?您知道是哪里吗?是湖北黄石。这首儿歌的词作者王路1955年在湖北黄石工作,当时王路有感于黄石秀美的风光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情景而创作。
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们好!”市委书记王建鸣正式接受访问。
访问的开始,很快抛出了资源枯竭这个话题。
黄石就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的转型之路,走得如何?
“一座城市的发展,仅仅依靠资源是不能够长久的,所以我们认为,当前从我们老工业基地来讲,转型是最重要的事情。”
王建鸣表示,转型当中最大的困难还是我们理念上的转型,就是说资源可以枯竭,但是我们的精神资源不能枯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黄石发展的战略,也就是转型的方向,我们提出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这源于黄石深厚的老工业基地的底蕴,特别是我们矿冶文化的底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大战略”,从黄石来讲是符合实情的,也是深入人心的。
而民生,则是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社会转型的核心、根本是人的解放,也就是民生问题。黄石的下岗职工人数最高峰时达到13万人,占全省的1/4以上。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通过创业促进就业,黄石成功实现了初步转型,黄石也因此在今年7月被评为全国“创业促就业”先进城市。
发挥地理优势提高竞争力
让黄石人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城市面临转型,并非是要接受其他城市淘汰的产业,相反,是要挑挑拣拣、更加慎重地选择适合城市的产业和项目。
“绝不能让环境成为发展的代价。”王建鸣的语气坚定。
在产业的选择上,黄石的目光变得慎重而敏锐。“比如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们引进了一家台湾的企业,叫宝成鞋业,它在代工品牌方面始终走在全球前列,这家企业已经在阳新落户,能够安置一万多人就业,今年出口可能超过一亿美元。”王建鸣表示,从现在黄石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转型以后引进了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国际国内都是很有竞争力的。我们选择的标准有两条:一条是产业集群,是不是发展产业集群所需要的?二是企业竞争力。
“保姆式”服务,优化了城市投资环境,让优质企业乐于在黄石安家落户。成功实现初步转型的黄石,下一步的道路又在何方?
“现在黄石最大的优势是交通。”王建鸣表示,中央对湖北的定位是“四基地一枢纽”,其中这个枢纽对黄石的牵引力和带动力是非常明显的,你看最早开通高铁的是武广。现在武汉到黄石,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已经初步显现,高铁和高速公路对湖北黄石带来的效应、牵引拉动是非常大的。
黄石地处鄂东南,处于如此良好的交通物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建成一个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现代化大城市。
“王书记,你生活在黄石,感觉幸福吗?”有网友如此问。
“我觉得生活在黄石很幸福。”王建鸣笑着回答,眼下,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让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