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2
少尉
 
- 积分
- 176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请黄冈、黄石以及关心黄冈、黄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朋友们批评、建议、献策:
鄂东南黄石、黄冈、鄂州三市,除鄂州外,黄石、黄冈发展十分焦灼,尤其是黄冈地区占据鄂东长江北岸七县、两市,七百万人口,从古至今名人辈出,宋代的毕昇、明代的李时珍,近代的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然而黄冈地区的发展如此滞后和边缘化,不能不让人着急。
黄冈地区的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处在鄂东南,长江的北岸,在江北没有一个强劲有力的经济中心,黄冈地区700万人口而最发达黄州区仅有40万人口。弱势的黄州区只能算是黄冈地区的政治中心,在经济上黄州地区无法带动黄冈地区700万人民的发展。
二、处于长江的北岸,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良的江北四县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受长江的影响,除浠水以外,三县与武汉交通相当不便利,与武汉依托大武汉的产业对接上,没有鄂州、黄石对企业的吸引优势。
三、黄冈地区的没有十分突出有战略作为的领导,黄冈地区多年来的领导进入不了省委权力中心,在省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四、黄冈地区属于大武汉区域中心的近辐射下,战略生存空间受到限制。也就是说有武汉的存在,鄂东南就不会存在第二个超级大强市,事实上黄冈不可能成为超级强市,黄冈地区没有必有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强市,黄冈地区需要的务实发展,经济发展与人口、地区地位对称。而黄冈地区的发展必须要依托大武汉,在服务大武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
整个黄冈地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黄州区和革命老区、山区即黄州区、团风县、麻城市、红安市、罗田县、英山县,这一部分地区对接汉口。另一个部分就是自然条件优良的江北四县,浠水、蕲春、黄梅、武穴,这一部分地区对接武昌,受到过江通道的限制。
事实上,鄂东南江北四县虽然行政管辖下隶属于黄州区,但四县的人民北上南下很多都选择黄石的京广线出行,去省会武汉也直接从黄石经过,而并非是黄州区。四县人民很多人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去过黄州区。随着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开通,江北四县人民基本上是选择黄石站上武汉。然后江北四县除浠水外,蕲春、黄梅、武穴的主要公路由于行政管辖的关系都是向比较偏远的黄州规划,对于十分便利的黄石基本上属于无规划,没有一条人民的康庄大道。
黄冈市现行的行政框架严重阻碍了黄冈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自然条件、经济潜力的优良江北四县。鄂东南的江北四县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是交通出行,以及未来发展上合情合理要求摆脱黄冈地区现行的行政管辖,而是向黄石地区融合,给黄石地区输入400万人民的新鲜血液。
黄石地区,曾经鄂B,经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现在却沦为湖北城市发展的第二梯队。而黄石地区的发展中存在两个最严重的问题:
一、曾经的资源枯竭,发展优势日益
二、处于大武汉的近辐射下区域发展空间不足,且偌大的黄石市区只有260人口。
黄冈地区放下江北四县,让其更好的发展,也是对自身负担的减轻,集中精力发展。黄冈地区是一个革命老区,放下江北四县后,黄冈地区紧紧把握住革命老区,大别山区主题发展,集中精力和优势发展好革命老区。依托汉口商贸,麻城市的铁路十字架,全面发展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团风。
一、撤销黄冈市,成立“黄麻市”。新“黄麻市”市级行政驻地麻城,下辖麻城、红安、团凤、罗田、英山。黄麻市是一个完整的革命老区市和大别山区市,属于国家和湖北省重点扶持市,如湖北省鄂西北的神龙架地区构成湖北一东一西的革命老区市和山区市示范区。
二、黄州区单独合并于鄂州。新的鄂州有鄂城区和黄州区江南、江北两区构成。
三、浠水、蕲春、黄梅、武穴四县合并于黄石市,严禁浠水沿江城区建设。重点建设武穴、蕲春至黄石过江通道和高速公路。合并江北四县后的黄石市,人口增至700万,面积增至一倍。新的黄石市与江西省九江、湖南省岳阳构成小的中三角,将黄石市打造成为鄂东南、皖西北、赣东南第一强市,真正的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中部的发展,中国崛起的战略支点是中三角,将中三角打造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一样的工业中心地带,中部就崛起了。湖北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但是中部崛起的支点从趋势和潜力上讲是武汉、长沙、南昌构成的中三角,中部崛起支点的核心点就是大武汉的建设。
中三角建设任重道远,尤其是GDP与湖北相当的湖南,今年来发展迅速的长沙,并不满足于趋于大武汉之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大武汉,只有武汉发展到足够强大,从经济文化上吸引长沙和南昌聚集。
第二个就是建立一个小中三角,黄石、九江、岳阳为中三角的示范区和试点区。将黄石建设成为九江、岳阳的领头羊,强化黄石与九江、岳阳的联系,黄石强大意味着武汉的强大。最终将将武昌、鄂州、黄石工业连成一片,形成中部地区最密集和最强大的城市群。武汉吸引长沙、南昌,第一步就是要绝对吸引九江、岳阳,第二步是吸引长沙、南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