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上海
- 精华
- 32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 积分
- 7870

IP属地:上海市
|

楼主 |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1-11 18:1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列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龙湾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项目之一,目前,潜江正抓紧章华台基址展示馆建设,今年将竣工开馆。此地也将是湖北省目前惟一的考古遗址公园。
潜江龙虾引领的“红色风暴”响誉全球,已成为潜江靓丽的特色产业文化品牌。“潜江龙虾”已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核,并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最早实现人工养殖;最早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是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基地;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已建立了从科研养殖到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潜江龙虾文化。
“特色节会”搭建商贸平台
在“三大特色文化”品牌的基础上,近年来,潜江以打造曹禺文化周、龙虾节等特色节会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商贸协调发展的节会经济形态。
从2004年起,潜江市举办了两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和三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承办了国际甲壳素研讨会,扛回了“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两块金字招牌。潜江油焖大虾获“中国名菜”称号,曹禺文化周也被评为“中国最富盛名文化艺术节”和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特别奖”。
在节会效应的助推下,潜江积极依托文化平台招商引资,在第二届曹禺文化周系列活动期间,潜江共签订经贸投资项目52个,投资总额达218亿元。刚刚闭幕的第三届龙虾节为潜江带来了228.23亿元的投资项目,创下了潜江节会招商新记录。
“灵秀潜江”谋建旅游强市
潜江市市委书记朱汉桥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消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的“朝阳产业”,在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将大有可为。
为此,潜江把大力推动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拳式”的倾斜政策。“十一五”期间,潜江市用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产业扶持和文化体制配套改革的投入达20亿元。
2009年,潜江市编制了《潜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相继启动和完成了一系列重点旅游区的规划工作。2011年,潜江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文化旅游优先发展的产业地位。
找准了发展定位后的潜江文化旅游业从2009年开始,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2009年至2011年,潜江完成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44亿元、8.15亿元、10.6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分别为2.75%、2.8%、2.81%。仅去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就达5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突破3亿元。
目前,潜江市正着手编制《潜江市旅游指南》、《潜江自助游指南》等,投放在车站、酒店及旅游景区供游客免费取阅。同时,潜江还投资300余万元增加了一批高品质旅游大巴,并正积极筹备开辟特色景区、农家乐、乡村游客运公交专线,以满足“高铁时代”旅游产业发展。潜江宣传部长陈洪思踌躇满志,据他介绍,在汉宜高铁的拉动下,2012年来潜观光游客人数将较去年增长60%以上,突破80万人次,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将达5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