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
东湖元老
理性思考,和平崛起!
  
- 积分
- 706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楚天时报讯 (记者王雪林文/图)自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发布口谕,派专员到大冶至王三石等地勘察,鼓励黄石兴办地方煤矿开始,黄石煤炭便拉开了百年发展史。
作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产煤基地,到底有多少矿工?他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心声?循着十八大代表肖本平的足迹,记者走近这个庞大的群体。
喻春林挖煤27年
尽管苦和累,但只能甩开膀子干
昨日早上6时,晴,黄石市袁仓煤矿井口。
45岁的喻春林穿上黑乎乎的矿工服,接过窗口递来的矿灯。这预示着,喻春林一天的采煤工作开始了。“咣当!”一声巨响,喻春林乘坐的行人车开始向下滑行,穿过时明时暗的巷道,车子在一段平路上停下后,喻春林和工友们走下车步行数里,到下一段陡坡时继续上车、滑行,然后再下车、步行……
这样一上一下,喻春林和工友要辗转变换5次,花费近1小时,才能到达他们的工作地点,井下-700米的采煤区。
1985年,年仅18岁的他受哥哥影响进入黄石松屏煤矿,当了一线挖煤工。最初,一个班组有20多人,分工明细。渐渐地,身边的工友越来越少,至今一个班组只剩7人,原本放炮、支护、出煤的工作,他一个人全包。虽然一个班规定工作8小时,但喻春林往往要挖十几个小时。“挖的多了工资就高。”喻春林说,几年前,他将两个孩子和妻子都从黄冈农村接到了黄石,儿子读高三、女儿念初二,妻子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每月3600元左右的工资。“尽管苦点累点,但只能甩开膀子干。”因为文凭不高、又无一技之长,喻春林从没想过自己会换岗。在他所处的袁仓矿井814名矿工中,90%以上的工友都和他持有同样的想法。
在袁仓煤矿二楼的会议室墙壁上,有一块“亲情安全教育园地”,那里贴着31名矿工的家庭照。第一排第六张照片,喻春林每次下井前,都会不自觉地瞄一眼。
这块园地是煤矿特别设置的,意在提醒每一名工人,“你的平安就是家人最大的幸福”。喻春林说:“经历过生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平平安安,除此别无他求。”
刘国友挖煤30年
每次一出井口,只想倒头就睡
昨日下午5时,阴,黄石市袁仓煤矿单身宿舍。
昏暗的灯光下,不足10平方米的单身宿舍内放有4张高低床。一名中年男子蜷缩在床上休息,脚底结着厚厚的茧。
对面的桌子上,放着两个馒头和一个发黑的电饭煲。
记者上前打招呼,男子翻了个身,缓缓从床上起身,捋了捋头发和记者交谈起来。
他叫刘国友,今年54岁,红安人。1982年进入松屏煤矿,2007年松屏煤矿倒闭后到了袁仓煤矿。
由于挖煤多年,体力透支,同样身处一线,刘国友每月的工资仅3000元左右。两个儿子都已成人,为了给儿子们攒聘礼钱,刘国友不敢将妻子迁到城里,只是每两个月回家探望一次。
于是,下班的日子,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睡觉。“每次一出井口,人都是软绵绵的,只想倒头就睡,有时连饭都想让人喂到嘴里。”刘国友说。除了睡觉,他还喜欢看书,一本《毛泽东传》已被他翻得卷起了边。
明年,刘国友就到了退休年龄。尽管现在矿里的条件和待遇和以前相比有明显好转,但在他看来,远虑近忧同在:一方面是个普遍问题,就是矿工的工资太低,什么都见涨,就不见工资涨;另一方面,矿里的工人越来越难招,他很担心,自己这一批采煤工退下后,会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张春明挖煤26年
干了大半辈子,害怕了大半辈子
因为严重的腰椎病,在井下挖了26年煤,胡家湾煤矿工人张春明才退居二线,当上了公司党办主任。
他所在的胡家湾煤矿井下有一个热水带,导致矿内一年四季温度偏高。出水口温度近50℃,这更加大了采掘工人的工作难度。由于负层条件非常差,矿井的平均高度只有1米左右,最矮处不过1尺多高,很多工人只得爬过去弯腰挖掘,往往一干就是数小时。长此以往,很多工人都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
终年工作在井下,很多矿工都患有风湿,但无处不钻的煤尘更严重伤害着他们的肺。张春明说,他们下井前都要带上一条毛巾,以备在严重的粉尘污染中能遮挡一下口鼻,但事实上无济于事。在公司每3年举办一次的体检中,尘肺已成为众多工友们的职业病。而这个病,轻的只会影响呼吸,重的则要人命。
在矿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远看煤矿像天堂,走近煤矿像牢房。人人都说煤矿好,傻冒才往煤矿跑”。张春明说,在煤矿干了大半辈子,他也害怕了大半辈子。“水、火、煤层、瓦斯、顶板”是潜藏在矿工身边的5大杀手。20多年来,他经历过几次有惊无险的矿难,也亲自参与过刨尸体的灾难。但受生活所迫,他别无选择。“不都是为了家,想多赚点钱,过上好日子嘛!”
困境
付出收入不成正比工人数量严重萎缩
黄石工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胡正春介绍,工矿集团目前在黄石共有胡家湾、袁仓、株树、东井4个煤矿,一线工人总数为2306人,其中,还有一些本地工人活跃在贵州的4个矿区井下。
在他的记忆中,这些工人基本都有以下3种特点:家庭困难、文化程度低、无一技之长。虽然多年来,井下作业面有了改进,但除了不用挑与拖外,依然是原始而传统的采煤方式。工人们普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体力付出大,虽然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但收入却并不成正比。
煤矿井下的工种很多,一线采煤工的活是最脏的,二线掘进工是最累的。目前,采煤工平均工资为3000元左右,掘进工在2000元左右。近年来,公司陆续解决了工人们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但受资金所限,很多工作进展还不太顺利。
自1991年起,煤矿工人数量萎缩严重,以袁仓煤矿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该矿工人最高峰达4000多人,而如今不到1000人。除了汪仁、江北等周边40岁以上的农民外,基本招不到工人。
受现实所困,近年来,工矿集团有近600名退休工人又陆续返聘回一线,除了帮助解决工人不足的处境外,他们更多的是受现实所困。“60岁的人了,不是生活逼得紧,谁不想在家享福呢?”胡正春沉重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