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091|回复: 9

樊增祥与潜江传经书院

[复制链接]
桃源隐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11-15 1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1-19 12:0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芝仁 发表于 2012-11-19 11:27 谢谢楼主转贴,本来是篇旧稿,在潜江媒体发过,为了外宣潜江,上个月对文章和题目略作修改,发给恩施媒体, ...

原来是这样啊
对了,你上次跟我发私信了哈?我好像还没有权限
也不知道怎么弄。有点玩不转
多联系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1-15 13:1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罗。琵琶饭甑君休笑,入市无如伞户多。”诗后原注:“潜人多造伞者,俗呼伞为雨盖。”潜江的文化人,他也多有交往和拜访。1871年秋八月,曾任安陆县教谕的潜江人郭美彦(字梦莲)病逝,樊增祥为其写了挽诗,称道其学问品行。同题诗之十一原注“城北万氏藏书颇富”,爱书成癖的樊增祥时常去万家(曹禺叔高祖万芾)借书。城西有一处私人读书的地方,是道光己亥(1839年)举人吴述洵的丛桂山房,樊增祥慕名而来,也写下了游览诗句。樊增祥目睹当年潜江人民生活的艰辛,源于“岁有水患”,他看到老百姓家里“多置舟楫备潦”;对于每年建筑石矶,挽筑月堤却无法根治水患的现实,诗人深感同情,耳中“不堪频听打硪声”。
樊增祥的潜江学生中,有两位得意门生。一位是“此君高洁非虚名”的索生(索云舫)。樊增祥写有一首《秋夜同索生煮茶》。品茶诗词多见于樊增祥诗集,这是见证他素有此好的早年之作。师生二人深秋夜读,为了取暖提神,“起吹活火安铜瓶”,煮饮热茶。只是当年财力拮据的樊增祥买不起“官焙”的上好茶叶,只能“薄有草茗聊寄情”。因为饮茶太多,影响了睡眠,樊增祥夜半望月静思,下床寻纸砚写下了和索生饮茶夜读的纪事诗。另一位是因“好读书”而“万事坐捐弃”的甘生。樊诗中说甘生“长我几多岁,相从问奇字”。也就是比樊年长的甘生向樊增祥执弟子礼。甘生即潜江末科进士甘鹏云的父亲甘树椿,当时带着年约八岁的次子甘鹏云同到传经书院读书。甘生和索生读书处是“讲舍东偏”的说诗台,两人自甘寂寞,埋头苦读,伴着附近法云寺的晨钟,他们早已起床举灯展卷。
樊增祥任教潜江,当然希望学生们学有所成,他的《潜江讲舍题壁》诗云:“废院经时长绿苔,两斋寂寞野花开。琴书草草成流寓,词赋寥寥想异才。”樊增祥精于诗词音韵,曾写《戏题近人诗集示及门诸子》一首,为学生指导写诗要领。但数年的寒窗苦读,县学书院中的秀才们,目的就是赴省应三年一度的秋闱乡试,争取举人功名。樊增祥此时写下了长达三十四联的《别甘生索生》。樊增祥对甘树椿的举子之业寄予厚望,但其真正的科举荣耀,是得自于若干年后次子甘鹏云高中举人、进士后,树椿父以子荣,诏封通议大夫,此是后话。对于生活清贫的门生索生,樊增祥牵挂不已:“今兹舍汝归,我思将焉置。”
临别前夜,樊增祥与甘生索生“炳烛黯相对,无言坐达晨。”因为久居潜江,濒湖而居的老百姓对樊增祥这位大知识分子也由敬仰而亲近,此时也纷纷出门相送,令樊增祥感动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上海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2-11-15 13:0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樊增祥与潜江传经书院
恩施新闻网 
樊增祥(1846年—1931年),字嘉父,号云门,一号樊山。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人。光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宁布政使。他一生共写诗、填词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仅他的《樊山集》就有15册,60余卷,其中的《云门初集》上、下两卷500余首诗词,起庚午(1870年),讫癸酉(1873年),卷上选录他在湖北潜江传经书院任山长三年期间所写诗歌二十余首。
山长,古代对书院院长的称呼。潜江传经书院旧址在当时的县城后西街。康熙十年(1671年)知县王又旦捐俸创建,宗旨是“崇圣道,重传经,敦实行”,通过培养士人,以淳民风。
樊增祥1861年随父来到宜昌生活、读书。1867年乡试中举。同年底,时任湖北学政到宜昌视学,看到樊增祥的诗文,十分欣赏,推荐他为潜江传经书院院长,主持讲席。樊增祥的母亲徐太夫人因长子讱初英年早逝,不愿樊增祥出远门。但是不出去做事又无以养家糊口,因此樊增祥每年数出数归。
他在潜江的生活方式,是其早年清贫生活的一个缩影:每天伙食费不超过三十钱,生性不爱好肉食,曾有诗云:“肉食堪怜骨相乖,闭门旬日学清斋。”有时到集市上买汤、饼盛于一个器皿中,连柴火费也节省了。节余的薪金全部交给母亲,奉养家人。徐太夫人知道儿子有嗜书之好,每次都给些钱让他去买书。
樊增祥因教学而旅居潜江三年,境内风景古迹,课余多有踏访。他的《潜江杂诗十六首》之五是专写白鹤楼风光的:“白鹤楼中四面窗,白鹤楼下清溪长。田田尽种青荷叶,十里风来併是香。”并另有《鹤楼题壁》一首。白鹤楼是元代大文学家姚燧任湖北提刑副使初创的,在此藏书、读书、讲学多年后升调入京,因有白鹤来巢其上,遂以名楼。
樊增祥对于潜江的民俗、饮食、文化、水患等,均十分谙熟。《潜江杂诗十六首》中多有关于当时潜江民俗风物的相关记载。同题诗之三有句云:“十亩回塘岁有租,闲时留客饭秋菰。湖田薑蔗年来薄,更课山僮种紫苏。”诗后原注:“潜人以盐渍紫苏佐馔,味极清美。”同题诗之七:“妾家三板桥头住,郎住青溪一里强。验取湖中新种藕,聪明肯信不如郎。”当年的潜江,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主,同题诗之八为证:“戴胜飞时紫葚匀,锦坊愁煞贸丝人。飞花尽织丁娘布,春绢秋罗不称身。”也不乏以精湛的手工技艺谋生者,同题诗之十:“雨盖轻于出水荷,垂檐面面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2-11-15 14: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2

259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132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1-19 16: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459

主题

3440

帖子

305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058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1-19 11:2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乡芝仁 于 2012-11-20 09:48 编辑

谢谢楼主转贴,本来是篇旧稿,在潜江媒体发过,为了外宣潜江,上个月对文章和题目略作修改,发给恩施媒体,原来刊登在恩施新闻网了。 恩施新闻网 2012年11月15日09:54http://www.enshi.cn/20120719/ca256307.htm 同时刊登于《恩施日报》2012年11月15日第十版《文化旅游周刊·文化》 http://esrb.enshi.cn/esrb/20121115/index.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459

主题

3440

帖子

305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058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1-19 13:4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K,原来这样,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2-11-19 14: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1-21 1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鹤楼是元代大文学家姚燧任湖北提刑副使初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