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荆河》高清MV
作词:张宗光(市政协主席)
作曲:刘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演唱:武汉音乐学院导师
东荆河歌词及歌词说明:
东 荆 河①
东荆河啊水流长, 东荆河啊水流长, 牵着汉水向那长江。 牵着汉水向那长江。 两岸水杉②林,大堤几道弯, 绕过章华台④,楚风在飞扬, 流过兴隆坝③,河水闪银光。 河畔曹禺园⑤,梅苑满馨香 啊,美丽的东荆河, 啊,心中的东荆河, 你是我扬帆起航的地方。 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东荆河,水流长, 东荆河,水流长, 孕育了我的家乡潜江。 养育了我的家乡潜江。 东荆河,美丽的河, 东荆河,心中的河, 我为你添彩,为你增光。 我爱你地久,爱你天长。
①东荆河——中国最早一部辞书《尔雅》(释水)篇曰:“……江为沱……汉为潜……”汉为潜,即为潜水分流汉水,潜江取其境内潜水分流汉水入长江而得名。东荆河在明朝时期称芦伏河,清称冲河,又名襄河、南襄河。后以其流经地理位置居于荆北水系东侧,故称东荆河。东荆河于潜江泽口接汉水,自潜江市向东流经监利、仙桃、洪湖,至武汉沌口入长江,全长140公里,其中境内流程37.4公里。由此应该可以说,东荆河是古“潜江”(潜水)的遗迹。
②水杉树——水杉生长在白垩(è)纪时代,距今2.5亿至65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使水杉几乎灭绝。1948年,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等地发现了水杉,后在湖北利川市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树。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杉树林在江汉油田总部所在地湖北潜江市广华寺。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林题名“水杉公园”。东荆河堤岸防护林带也植有水杉树。
③兴隆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点为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在汉江中游潜江市高石碑镇兴隆闸旁,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补偿工程,是以兴隆大坝为核心的兴隆水利枢纽,兴隆大坝与长江三峡大坝一样,也建有船闸、泄洪闸、冲沙闸、水电站,不同的是大坝还专门为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的“家鱼”开辟了鱼道。大坝建设规模被称为“中国平原河流第一坝”。
④章华台——1985年7月1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时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谭其骧教授挥笔写下“章华台遗址在潜江龙湾”的定论,以此揭晓了史学界长期争论的千年之迷。1979年修订的《辞海》“章华台”词条的释义也载明,章华台遗址在潜江龙湾。章华台为楚灵王所建,是中国最早的层台式园林建筑,是楚文化的代表,在春秋战国时期辉煌盛出,煊赫一时,号称“天下第一台”。章华台在2000年的第二次考古试掘作为“2000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国家文物局在这里建立“潜江龙湾考古遗址公园”。
⑤曹禺园——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之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早期经典作品《雷雨》、《日出》、《原野》三部话剧享誉世界。曹禺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我是潜江人》把曹禺这位世界文化名人与潜江联系在一起。在潜江市城北的马昌湖曹禺祖居建有曹禺公园、梅苑,中国戏剧家协会在这里设有中国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梅苑取自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梅苑现栽有535棵象征当今梅花奖获得者的梅树,梅花盛开时,灿烂之极,馨香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