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1-16 1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好静 发表于 2012-11-16 08:07 
贺意隆隆,期望殷殷。拜读,欣赏,问好!
《幽燕金秋图》大致描绘由北戴河老龙头到居庸关一带的秋景。
作者抓住气势宏大雄强这一基调,创作时十分重视意境的营造和整体氛围的渲染,行笔、用墨、构图、着色都讲究力度,讲究气质,讲究豪情的表达。
艺术评论家赵金光先生认为,画的中景是艺术家的春秋之笔,是描写今天,是现实;远景是写明天,是未来,是艺术家的乐观的憧憬。
画家以运笔如刀的书法功力跌宕用笔,传统的马牙皴法,富于变化的山石结构,明暗虚实的细微处理;或骨法用笔,水晕墨彰;或阔笔泼墨,墨色交融。这一苦心的操作,使中景尤其动人。
大山堂堂,壁立千仞,气势雄壮之象跃然纸上。兀自巍然屹立的山峰,透出伟岸的人格和刚劲的风骨,透出中华民族盈于天地间的浩气。群峰激荡,山峦奔涌,人们感知到风的呼唤,山的奏鸣,海的吼叫,气的升腾,火的燃烧……以亢奋激越的艺术主调,表现了中华民族追风逐日的奋进情怀。
《幽燕金秋图》的远景,是逶迤的群山,峰巅连绵,推向长空。这是雄强之势的延伸,亢奋之情的继续。磅礴万物,挥斥八极,上逼云霄,将自然山水、宇宙天地融为一体的远景,展示了“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气魄。壮阔的空间,仿佛出现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物之大象,在雄壮的交响曲伴奏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昭示,表现了雄强博大的民族魂,激越亢奋的时代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