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7
版主
   
- 积分
- 6326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
本帖最后由 赵林也夫 于 2012-11-19 18:50 编辑
千年鱼镇----鱼岳,长江边上鱼乡名镇,如今高楼大夏,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的街市、繁花似锦的商业闹市、恢宏气派的现代工业园区、风景秀丽的江南鱼乡旅游景色......一切井然有序,无处不显示出一个现代临港新城的崛起和繁华。
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和提起这个江南鱼镇开天辟地立身之山----鱼岳山。
古时鱼岳山,西临万里长江,江边突兀挺拔,石峰林立,为古时江边的天然屏障。《水经注》记载:“鱼岳山,在大江中,扬子洲南,一名江岛山。”清同治五年《嘉鱼县志》记载:“山皆石,独西一面峭壁高耸,岩洞奇险......断岸孑立,砥柱江滨,夏月水涨时,拔起波涛中,有鱼跃之象”,且“鱼处于岳”,故名鱼岳山,别名木鱼山、鱼山。
远古时期,长江两岸一片洪荒。此地北滨长江,南临内湖,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为长江边上要塞之地。秦汉时期就建立城堡于此地,因城堡地处长江大片沙洲之南,遂以方位名为沙阳堡,泛称沙阳。夏、商、周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秦时属南郡,三国属吴之江夏郡。因地处江滨,自古为通城、崇阳、蒲圻(今赤壁市)等地商贾出入要津,陆路有古驿道,水路有陆水和蜜泉湖(古时连通陆水)。古时候有长江航道嘉鱼港,并有上码头、下码头两个码头,自晋朝至清朝,此地成为往来官船及贡赋、财物的中转运输要地。历史以来均为州、郡、县治所在地。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距今1800多年历史)就沙阳堡设为沙阳县,始为县治,地域包含现在的嘉鱼、咸安两县,地域曾跨长江两岸,江北上至监利下至洪湖新滩,江南上起湖南临湘,下至江夏陶家墩。南北朝齐建元年移江夏郡至沙阳,成为郡治;南朝梁承圣三年改置为沙州,成为州治;南唐保大十一年以盛产“嘉鱼”,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命为嘉鱼县,为县治至今。县城命名为鱼岳,则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因城西有山----鱼岳山而得名。
鱼岳山便是这座城市的开山之祖。到了宋朝,由于没有堤防,长江水道向江北移动,鱼岳山“孤峙中洲”,仿佛江中孤山一座,耸立江中,独秀沙洲,景色蔚然壮观,可谓江山胜迹。江上往来文人骚客多有描述。明朝嘉鱼进士李沧时任江西金谿教谕保宁教授,曾有诗《晚泊亭》把人们引入鱼岳山诗境:
阅星亭下枕长流,鳞此舟车接胜游。春日莺调垂柳轻,渔家笛响白鸥洲。
锦铺鱼岳山花媚,练幕龙潭水气浮。对景可怜台榭废,经营须是待贤侯。
许多身历其境的人,描写更为具体、幽致。明朝嘉鱼知县莫震题诗《鱼岳山》:
野绕青青狭路斜,隔林烟火有人家,数声啼鸟午风静,开遍满山桃李花。
古往今来诗人描绘赞美它,留下了许多美好壮丽的诗篇,明代嘉鱼进士李沂《夜发木鱼山》:
木鱼山下放舟行,春水月明浪不惊。一泄长江三百里,天光直薄武昌城。
清代诗人李儒大《鱼岳山》:
四维皆水绕鱼山,一柱中流万派环。想是蓬莱仙岛地,三山直立海隅间。
且鱼岳山之南有江边码头,为古时水路驿站,名为鱼山驿。相传南朝宋文帝于元嘉元年从江陵乘船到建康(今南京)做皇帝,路过鱼岳山,下驾此处;唐玄宗驾龙舟至此地吃到了一种叫“嘉鱼”的子午鱼,故而后称此处为驾部口,也称嘉鱼口。引得才子佳人游览此处留下赞美诗篇。元朝中书左丞王懋徳,有诗《嘉鱼口》:
堪羡嘉鱼邑,江山类嶂帏。俗醇民讼简,地僻使星稀。僧寺临清漱,人家住翠微。市桥通远近,时见一帆归。
明朝秀才管时敏游览此地作诗《嘉鱼口》:桃花江上驿,春水买新鱼。满尺银堪比,千鳞锦不如。因歌悲楚客,每食感王余。江海亲朋少,谁传一纸书。
明朝才子谢邦柱有诗《嘉鱼口》:群山枕江湾,烟雨洗姿颜。忽然屏扆立,我爱嘉鱼山。回溪澹而泚,山上生兰芷。入江化洪涛,我爱嘉鱼水。
不仅如此,鱼岳山还由于在长江地理位置上十分显要,历来为兵家必控之地。三国时期乃古战场赤壁之战大本营,鱼岳山距离火烧赤壁之处(古赤壁自古为嘉鱼辖区,建国后划归今赤壁市)仅隔三十公里,相传为诸葛亮“草船借箭”后所得之箭就在鱼岳山下取出,鱼岳山又是三国时期“草船借箭”的“取箭所”。
后来由于地理环境变迁,鱼岳山下积淤成洲,山麓常年积水,明嘉靖三十二年从鱼岳山开始修筑护城堤,清道光十九年将堤延修至城南“驾部口”,鱼岳山南侧山腰即辟为道路。清道光二十六年嘉鱼知县刘綮在修葺赤壁吴主庙的同时,乃隶书“取箭所”三字,刻于鱼岳山西头临江陡岩上。建国初期,修护城堤,为加固堤防,长江大堤抹山而过,鱼岳山与陆地连成一片,将鱼岳山西头一山峰炸与路平,“取箭所”三字因之炸毁。上世纪90年代,特请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重书“取箭所”三字,刻于鱼岳山临江西壁,以志为史。
可见古时鱼岳山,实乃江山多娇、风流尽致!
如今,鱼岳山建筑物和树木俱毁,山成秃石,一片萧瑟,如孤家寡人一般孤零零地独自默默地守候着这座城市。虽然人们对鱼岳山的敬仰至今不衰,但人们似乎在享受现代城市天伦之乐的时候,有谁还记得鱼岳山千年的雄风?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遥想古今鱼岳山,不禁让人感怀沧然。
鱼岳山,鱼岳之祖山。千百年来,面临滚滚长江,惊涛拍岸,它依然固我,岿然不动!它伫立江中,历经了千年沧桑,见证了鱼乡的兴衰和繁荣,迎送过往无数江上往来之人品鱼赏鱼,引得无数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留下赞美的诗篇,它才是鱼乡千古壮丽的风景。
鱼岳山,默默之山。当洪水猛兽来临之时,它依然挺身而出,如长江边上一道天然屏障,铜墙铁壁,为鱼乡美丽家园遮风挡雨,毫无怨言,保护了鱼乡的历史风采;它为长江大堤百年大计,宁肯舍弃自身、山石粉碎而保全了鱼乡的一方平安;它的无私奉献更是鱼乡人民的历史永存。
鱼岳山,跃起之山。它如鱼跃龙门一样,跃起在万里长江,它创造了江南鱼乡独特而深厚的鱼乡文化,再现了江南鱼乡源远流长的人文地理,展现了江南鱼乡人文品格的历史传承,它是鱼乡人民奋起精神的历史象征!
沧桑鱼岳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