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教书
上世纪60年代末,上官村有一王二流子,因其叔父造反积极,窜到了村革委会主任的位子上,于是把他这个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端正的二流子侄子安排到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王二流子教学生认识生字的时候,总喜欢依托一个词语进行教学,如,他教生字“大”的时这样教学生:“大,大,‘大小’的大”。 一 日,他教的三个生字分别是“宇、宙”和“球”。他像往常一样随口教道: “宇,宇,宇宙的宇;宙,宙,宇宙的宙”。 可当他教到“球”字的时候,还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配词作依托,不过他稍稍哽咽一会儿,竟然想起了我们山沟里的一个方言 “球了儿”(儿:方言里的舌尖音。意思是:完了,没指望了,或者没救了……等),于是他心里大喜,立即大声教道: “球,球,球了儿的球儿!” 引得学生满堂“哈哈哈哈……”大笑。 此事传开以后,自然不自然的就形成了一个讽刺王二流子的歇后语:“王二流子教书——球了儿的球儿!” 后来发展到说:“王老师教书——球了儿的球儿!” 此歇后语专门用来形容“没指望了,没希望了,没救了,完蛋了……”等等一类状况。 如:有人打牌时取牌不好,没有胡牌的希望,就说:这牌又 —— “王老师教书——球了儿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