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贵宾
   
- 积分
- 548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hbtv 于 2012-11-29 14:03 编辑
|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一个越南媳妇的中国全家福
图为:在红安举办的关注涉外婚姻创新社会管理座谈会上,越南媳妇笑开了花
本报特约记者张立群 通讯员郭华 陈斌
2007年,越南姑娘郑翠晨,认识了在当地打工的湖北红安打工仔刘红兵,中国汉子的勤劳朴实赢得了这名越南妹子的芳心。带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郑翠晨远嫁红安,成为中国媳妇,并在红安县与越南之间架起一座鹊桥。
5年来,共有80余名越南姑娘嫁入红安县,该县也因此成为我省越南媳妇最多的县。她们克服语言障碍,努力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民风,当地有关部门也为她们开启幸福生活的绿色通道,在出入境管理等方方面面提供了大量帮助和便利。
同中国媳妇一样,她们在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出门肩挑臂扛,以美丽、勤劳和善良赢得当地群众的尊重和喜爱。革命老区汉子的纯朴厚道,与越南媳妇的温柔善良相得益彰,谱写了一幕幕火红的生活图景。
昨日,记者前往红安,探访这群越南媳妇的幸福生活。
红安汉子勤劳赢得芳心
大红喜字鲜艳夺目,一对新人如胶似漆,远嫁红安县华河镇陈楼村的越南姑娘郑氏翠还没过完蜜月,就跟随丈夫陈红旗来到武汉打工。同所有媳妇一样,夫唱妻随的她,要用勤劳的双手,与丈夫一起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谈起这桩跨国婚姻,陈红旗提起最早嫁入华河镇刘冲村的越南媳妇郑翠晨。2007年,越南胡志明市的郑翠晨,与在当地打工的红安县华河镇刘冲村人刘红兵认识。尽管双方语言交流有些困难,但郑翠晨被刘红兵的吃苦耐劳深深打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红兵到郑翠晨家讨水喝,两人从此有了进一步交往。郑翠晨的父母知道后,对这个勤劳朴实的中国小伙也打心眼里喜欢,同意了女儿的选择。
当年12月,刘红兵带着郑翠晨回到湖北,在省民政厅办理了结婚登记。回到红安后,刘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村男女老幼欢聚一堂,迎接当地第一位越南媳妇。
从越南到红安,郑翠晨首先面临的是生活习惯问题。看到新过门的外国儿媳妇,刘红兵的母亲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她,没想到郑翠晨一吃就吐,原来她吃不惯当地的食油。刘母只好改用绿豆煮鸡蛋给她吃,郑翠晨也很不适应,但面对全家人关切的目光,她强忍着咽了下去。时间一久,她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越南媳妇小英子刚到红安时,一句中文都不会说,只能每天呆在家里。左邻右舍轮流上门陪她玩,拿着东西比划着教她说中文。谈起两国的生活习惯,小英子说现在基本已经适应了,比如越南过春节跟红安一样,也要贴春联、放爆竹、穿新衣,还要吃绿豆和猪肉馅的粽子。
越南媳妇架起跨国鹊桥
38岁的陈红旗告诉记者,他这个年纪已经属于大龄青年了,加上家境不富裕,成亲未果。得知刘红兵娶回一个越南媳妇,生了一双儿女,生活美满,还给许多当地青年当起红娘,于是他找到刘红兵家,请郑翠晨替他也介绍一个越南姑娘。郑翠晨不负所托,带着陈红旗前往越南,帮他相中了现在的妻子郑氏翠。
刘红兵说,华河镇大部分越南媳妇,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一个带一个介绍的。越南女多男少,田地和工厂里忙碌的大都是女人。有几次,他到越南看望岳父母,准备帮忙做点事,不但没有得到赞扬,还险些闹起家庭纠纷。后来妻子告诉他,女婿要是在岳父母家干活,会让外人觉得女方家里不勤劳。
采访中,大部分越南媳妇表示,从相亲到结婚,一般只有一个多月时间,男女双方基本没有恋爱的过程,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陈楼村的陈贵去年11月从越南娶回媳妇后,舍不得让媳妇干一点活,只要回到家后,媳妇端上可口的饭菜,说出一句“老公爱老婆”,就足够扫去他在外奔波的疲倦。
朴实体贴不输中国媳妇
36岁的杜氏莲来自越南宁平省加远县,2007年与正在越南打工的刘绪祥认识。成亲前,杜家父母建议刘绪祥留在越南,并承诺为他们建造一座房子,但刘绪祥考虑到父母需要赡养,便带着妻子回到红安。
刚到红安,杜氏莲没少流泪,好几次想回到越南,但终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既然出嫁了,他家就是我家。‘烧茶汤,敬双亲,为人母,所当慎’,我生是这里人,死是这里鬼。”杜氏莲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出《女儿经》中的句子。
杜氏莲说到做到。她同大多数中国媳妇一样,结婚后以丈夫为中心,每天围着家转,对公婆尽孝心。2009年,刘绪祥的母亲生病住院,杜氏莲每天守在病床前,端茶喂药,想方设法让老人吃得好,让同房病友羡慕不已。
杜氏莲对丈夫也格外体贴。见刘绪祥白天下乡做木工活十分辛苦,晚上她都要烧一盆热水给他泡脚,有好吃的也要给他留一份。如今,他们的儿子4岁了,家里养了10多头母猪,还盖起新楼房。
刘绪祥的弟媳说,杜氏莲来到刘家5年,两口子相敬如宾,从没拌过嘴。杜氏莲同村里人也相处得很好,从不与别人争吵。她十分能干,除了插秧、割稻,还烧得一手中国风味的好饭菜。
面对众人称赞,杜氏莲说,丈夫对她、对她的家人也很关心,每次回越南都要买很多礼物,还给她的父母钱用。今年春节,他准备把岳父母接到红安过节。
刘绪祥曾经担心,他比媳妇大11岁,两人会有代沟。但时间一长,他明白了,越南女孩又勤快又本分,学习能力又强,根本没有矛盾。认识他的人经常说:“绪祥真是好福气,娶了一个又勤快又年轻的外国老婆。”
适应当地生活要过三关
据红安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负责人黄兴彪介绍,目前红安共有83名越南媳妇,是我省越南媳妇最多的县。这些越南媳妇来到红安,大都要过饮食、语言、思乡“三道关”。饮食和语言相对比较好跨过,而帮助她们缓解思乡之情,则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才行。
黄兴彪说,按规定,这些越南籍女子每年要办理签证,而越南和中国一样也过春节,而春运期间正是出行高峰。为此,红安出入境部门为这些越南媳妇设立了“绿色通道”,办一次签证严格执行8分钟的办证时限。当地派出所也经常走村串户,向她们宣讲法律知识,及时解决生活难题。“我们从越南嫁到这里的姐妹经常聚在一起,谁有困难,我们就一起帮助她。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对我们很关心,刚来时大家都有点不适应,现在都习惯了,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家。”杜氏莲说。
红安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县涉外婚姻人数呈上升趋势,公安机关尽可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为这些越南媳妇提供法律帮助。她们入境时,都办理了一个月有效的旅游签证,对继续居住的,根据其提供的结婚证和身体健康证明等,为其办理延期手续。如果婚姻关系存续5年,且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和住所,遵守中国法律,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可申请永久居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