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溺水三千,她取走最纯的一瓢 ------读纯子诗集《在江南》
初次接触诗人纯子的诗歌是在我开通新浪博客之后,应该是在今年的五月吧,被她每一首诗歌中灵动的语言和看似随意的诗性所迷。她每次在博客更新的诗歌,我都看,都收藏,及至辗转收到她的这本诗集《在江南》,我说辗转,是因为在建筑工地,有时候地址不详,交通不便,有些邮件根本收不到。在建筑一线工地,机器和人马的轰鸣声,昼夜不停,要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样,读诗人纯子的这本《在江南》,断断续续花了月余时间,一直想写点读后感,读了书中那些名家和诗人的评点后,又不敢妄评,感觉自己品味到和没有品到的他们都说了。
那么,请允许我浅谈下她那令我着迷的诗歌语言,和随意的诗性,每一首诗看似性手拈来,却不失为一首好诗。以她的一首《请深入》为例
请深入,像蜜蜂深入花蕊,葡萄酒 深入夜光杯,酸甜苦辣,深入生活, 而一缕炊烟,一轮生病的月亮, 几句乡音,深入久远的故乡 请深入,深入一个词语的成分,深入他的 近邻和远亲,深入他身体里的冷和暖; 深入一个女人的闺房,深入她前世和今生, 深入她爱情里的疾病:死去,和活来 也请丰收前,深入一个玉米,田野中 怀孕的喜悦;隆冬前,请深入一块铁块, 熔炉中火红的激情;而在岁月的门槛前 诗人母亲的苦难,和父亲的沧桑。 深入下去,和一条蚯蚓称兄,和一只 蚂蚁道弟,让肤浅的身体 慢慢深入,深邃而广博的大地。 全诗四节,围绕“葡萄美酒夜光杯”“远亲近邻”“前世今生”“死去活来”“称兄道弟”几个词语,拆分,添加纯子式语法和句法的组合,让你感觉不到生涩和不畅,让这些词语活了,也让一首诗活了,把对故乡、亲人质朴的情感、对俗世生活的淡泊从容,得以推进和升华。
说到纯子式的语法和句法,我想起著名的词人李清照,她的每一句词看似肆意落墨,独辟新境,但每一阙词却又完美无缺,这就是语言的妙,和运用的巧。诸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流传古今,也是一个道理。在纯子的诗中,你也能感受到诗词文化对她的熏陶,她的诗不是词语的堆积和生搬硬造,把每一个词语用活,是她的专长。譬如这首《在江南》
山河还是旧貌,因此
在江南,我仍然无山可靠,但所幸
有水可傍。一条长江,
让我拥有溺水三千,而且不限
只取一瓢饮:一节莲藕,
有着我想要的清白,一棵垂柳,
有着我想要的婀娜。我不仅有柔情的左邻
拱桥,还有温和的右舍
亭台。因此这些年
在江南,我一直无法心比天高,
但命,一点不比纸薄:
我有宽阔的江面,我有优质的水源
我临渊,可织网授渔,
更可学鱼跃,在低处,
练鸿浩之志。
在江南,溺水三千,她取走最纯的一瓢。
诗如其名,无论是写人世情爱,江南情怀,还是河山大川,她的情感是纯朴的,没有丝毫的戾气。干净的语言,明辨的诗思,引领你步步深入,像深入一处胜景。
在江南,她的诗有江南女子的婉约,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气,譬如《在黄鹤楼,我看到了长江的奔腾》,不难看出,她的诗不仅仅是小爱了。
她不仅仅《在江南练习爱情》,她一直在练习语法、句法、章法,练习诗歌,她的诗歌已经走出江南,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和认同,她要把对江南纯朴的爱延伸扩展到广阔的祖国中去,这也正是诗人纯子入围2011-2012中国当代诗歌新锐奖正式候选人名单的资本。
后记:外面下着冷雨,难得不上工地,躲在办公室敲下以上文字,节省了一顿午餐。作为湖北鄂东人,也算半个江南人吧,在异乡的孤岛上,读诗人纯子的《在江南》也足可以寄思乡之情,用诗歌取暖冬天。
湖北·迎客松
2012.12.26中午 第五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