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89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人过而立,对未来仍是很迷茫.........
我是七十年代初期出生在一个物质贫乏.精神生活更是溃乏的贫瘠的山村,相对现在躲在父母温暖怀抱的儿童来说,我们那时的童年应该是欢乐的.那时虽然穷苦到一年才能吃一次猪肉,但是山村无论早晚都是热闹的,我们村有句老话"发人不发财",所以称的上是人丁兴旺,小孩多,年轻人多,没搞改革开放时暑是呆在自家一亩三分薄地辛勤的耕耘,所以热闹,白天小孩围着石磨玩耍,或是结伴放牛,钓鱼,游泳,夏天的夜晚到稻场上乘凉,忙碌一天的中年大叔就到处串门,喝茶,抽烟,聊天,这种欢快的日子持续到我小学毕业,打工的浪潮也席卷到我们小山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了,到后来一起的玩伴也越来越少了,只有到每年春节那几天才有些小时候熟悉的味道。
高中毕业后,高考落第的我也走上了“闯码头”的路,一晃在外十多年,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挣扎在生活的最低层,苦过,乐过,早己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每年也都是春节才回家,有时年中也回去,听到最多的是老母悲伤的说:“今年四姥不在了”,又一年说:“三爹走了”的话,见到的是老屋空空,新楼幢幢,但是感受最深的是一种潇索的味道,记得我们少年时是成群结队去上学,而今的少年却是结伴而行去打工,一家兄弟姐妹共同打拼辛辛苦苦几年就能做栋新楼, 新屋做的都比校散,原来聚居在一起的几十户人家都分为五六处,四分五散,村里读书的孩子也是越来越少了,人情味也显得越来越淡薄,见了面少了以前的那份真诚,更多的是点点头,打个招呼而已...
年中回去时再也见不到人放牛了,在家干农活的少之又少,河也不是那条河,没鱼可钩了,忽然就有一种悲哀,感觉自己很像鲁迅笔下的闰土一样,从活泼的少年闰土一下子成为呆傻的中年闰土了.见证着村庄三十多年的各种变化,给我的感觉是愈来愈萧条,愈来愈冷淡,十年后的这个村庄将是怎样的呢?所以未来我很迷茫.......
偶感而发,不知你们那个村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你是否也有我这个感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