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2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 积分
- 3132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11月10日,灵秀而崇文厚德的潜江市,迎来了一个立志把曹禺戏剧介绍给世界的艺术创作团队——英国利兹大学The Sun is Not Our(太阳不是我们的)剧组。
该剧由曹禺先生继女李如茹博士制作,英国演出、视觉艺术与传媒学部国际事务负责人、利兹大学中国小组组长戴淑莲研究员助理制作,原香港演艺戏剧学院院长蒋卫国导演,利兹大学管理设计人员和15名学生共同创作。
11日晚7时30分,英文版话剧《太阳不是我们的》在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礼堂隆重上演,我有幸观看了这场不同寻常的演出。
“锐锋产乎纯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葛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167页)。利兹大学的这批学者和有识之士,在认真阅读了曹禺先生的5部名著《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后,从神秘迷浑的人性主题中,遴选《雷雨》、《日出》、《家》、《原野》4部剧中的精华部分浓缩改编,选取《日出》中的一句台词“太阳不是我们的”作为剧名。其串编简洁而巧妙、对白简约而深刻、表演深沉而随意、色彩淡雅而精致。并融入了电影蒙太奇、定格、闪回等手法,肢体语言包含了戏曲舞蹈和民族舞蹈语汇,音乐既有西洋的交响乐,也有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灯光、舞美、服装、音响效果相映成趣。恰如其分地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美的诠释和精彩呈现,令两千观众拍手叫好,兴奋不已。这种改编演出我认为极富创意,非常适应当代观众快节奏的审美需求。哦,只要唯美的目标定位,艺术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
大幕开启,舞台正中的白色天幕投影处,凸现一只变了形的女性裹足,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胎记”,一下子使人联想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女人毫无尊严、毫无自由的人生命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不同情绪的背景音乐中,高觉新、梅表妹、瑞珏;仇虎、金子、焦老太;陈白露、潘月亭、乔治张、方达生;蘩漪、周萍、四凤等曹禺4部戏中的主要人物悉数登场亮相。这些人物相互穿插、跳进跳出,时而表演、时而定格、时而隐退、时而憧憬、栩栩如生、意犹未尽。他们从曹禺的剧作中寻找新的人性美点,准确地刻画出剧中人在那个年代某一时刻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手法简练,人物关系明确。特别是陈白露这个《日出》中的人物,别看她风姿绰约、亭亭玉立,不断周旋在有钱人身边,其实,她只不过是有钱人心中的玩物而已,当债台高筑,那些曾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有钱男人们,在欣赏她、玩弄过她之后,也会毫不留情地撒手弃她而去。这个曾经情感放纵、玩世不恭、以绝世佳人为资本的红舞女,在纷纷逼债的吆喝声中,她手拿一把账单,眼见一个个玩弄她的家伙们悄然离去,她终于看破红尘,无奈之下,她最后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芳容,自杀解脱。演员准确地表现出孤芳自赏、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心灰意冷、哀婉凄绝的情感,层层递进,没有芜杂。
还有《雷雨》一剧中的蘩漪,在她被周萍遗弃后,舞台上呈现一段用裹脚带子织成的网状舞蹈,生动而又艺术地表现出人物的心路历程,深刻地揭示出那时中国妇女《太阳不是我们的》的主题。
莎士比亚曾说:“‘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设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莎士比亚全集》第11卷第21-22页)满台为“爱”而倾心、而痴迷的年轻女演员,最后让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她们的春梦,而她们仍不明白究竟为什么?不知道是封建社会的沉重枷锁禁锢了她们的人身自由。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啊!
《太阳不是我们的》剧组,用她们的智慧和勇气,架起了一座中西文化沟通的金桥,实现了地球村人们异域相连的美的向往和追求。一群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用他们创作的新方式演绎中国戏剧大师的作品,这是多么值得称赞的勇气和创举!肤色不同,情感相同,言语不通,神韵相通,感谢大不列颠的年轻艺术家们,把曹禺大师的作品从万里之外送回到他的故乡进行演绎,为潜江建设中国戏剧之都作出了宝贵而有意义的贡献。
当然,演出中也尚有瑕疵,笔者觉得,几个女演员还未能表现出不同阶层女性的不同风格。比如花金子与蘩漪、梅表妹与陈白露,她们的身份大不相同,居住的环境大不相同,所处的人物关系也大不相同,其表演也应该有不同的处理,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外国朋友能够演绎中国的经典,那么,中国的艺术家也照样可以演绎莎士比亚的名剧,美是艺术之“核”,衷心期待中外艺术家都能在中国戏剧之都——潜江实现美的精彩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