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才浪子 于 2012-12-4 18:40 编辑
不解的情结 ——读“文人墨客”版主 窗外的流萤 的叙事散文《回家》有感
纵然不会打莲香,为了生活去流浪。爬过山,越过江,春夏秋冬走四方。挨过饥饿受过窘,更奈无处诉悲肠。 夜里思念妻和儿,白天又想年老娘。想着家乡山和水,念着家里热和凉。山高路远难归去,泪眼婆娑向苍茫。 读着版主窗外的流萤的叙事抒情散文《回家》,浪子不禁想起曾经流浪时杜撰的一首打油诗《难归乡》来,一股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 其实,浪子当年流浪时并没有寄予回家更多的期望,只是希望能够—— 春天回家,像流萤那样乘“新翻的土地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用父亲留下板锄“把土块敲碎、耙匀、整平,顺着地块整成一道道均匀的土沟”,帮母亲种下几席青菜,栽下几窝南瓜,让母亲多一份有儿的希望;牵着儿女做几个游戏,讲几个童话,给儿女的童年一个快乐,让儿女能够幸福成长;陪着妻子做一份家务,给妻子一份温存,让妻子不破灭嫁个好丈夫的希望。 夏天回家,像流萤那样感受“左邻右舍的大婶太婆都过来问候,还是那样淳朴善良”;还有:为年迈的母亲挑几担菜水,提几壶井水,让我那年迈的母亲享受几下门前大树的阴凉;带儿女游几回浅水泳,让儿女从小就在风浪中炼就几分坚强;乘着月色,携妻子散几回步,听妻子说说工作的苦和累,还有家庭的繁琐与短长。 秋天回家,像流萤那样享受“稻谷成熟了,畦田里一片片满是醉人的黄”的喜悦,为年迈的母亲割几天稻子,来几天打场,让母亲也享受一下有儿的喜悦,不再那么辛苦,不再那么心伤。还有:带儿女帮奶奶抱几抱稻子,烧几把灶火,坐在奶奶的膝盖上,听奶奶诉说劳动的艰辛,让儿女从小就知道生活是辛苦的劳动,不是凭空空的想象;陪妻子溜几回街,逛几次商场,扯几节粗糙的布料,为儿女和妻子添几件过冬的衣裳。 冬天回家,像流萤那样“携带妻儿,拧着大大小小的包回家过年。在雪地里、小路上留下轻快的脚印一行行”,让母亲不再承受节日的孤独,跟别的老人一样,享受一下子女团圆的和谐与安详。还有:携着妻儿拜访亲朋好友,把心情留在乡里,不再流浪。 如今,父母都已离我而去。年迈的我,融入繁华喧嚣的都市,住在儿女置办的高楼间,享受儿女的孝顺,虽然安逸,可那颗心依然感觉在流浪,回家,依旧是我不解的情结,不变的渴望。 所以,我要感谢流萤,用清新流畅,朴素自然的文字,为读者再现了流浪者回家时的一幅幅生动画面,揭示了流浪者盼望回家时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抒发了流浪者那种“人生难改是乡音,最最难舍是亲情”的不变情怀! 浪子写下这段心情文字,不是为了给版主窗外的流萤捧场,更不是为了炫耀浪子的那点可怜的文字功底,只是为了告诫那些形形色色的流浪者:无论你在外是荣华富贵,还是满身苍夷,千万别忘了自己的根须,把家牢记在心上! 附:原文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2809317-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