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一:谷未黄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友人问:你上论坛不?答:偶尔。天涯,白云社区,西祠胡同。友人说,湖北的汉网东湖社区看看去。于是我熟识了一张笑脸,穿红衣眯眼睛肚皮中部崛起的谷未黄(简称谷总)。看他发的帖,大都简明扼要,有条有理,往往是一呼百应,楼那个高,高耸于云;他跟帖,不说普通话,不用书面语,不走寻常路,插科打诨,嬉笑调侃,接地气,讲义气,使得论坛十足的人气还一团和气(例如…..)。 我不知道生活中的谷总是属龙属蛇属牛属马还是属猴的,但我感觉论坛或者说网络中的谷总属铁的,带磁性成磁场的那种,抑或是属砖的,宽厚青色的那种,能上传媒的顶层,也能下传媒的基层。 不在网络,面对面,谷总真人比照片稍帅。 参加类似大好河山的活动我是第一次,但我知道谷总组织活动不是第一次。为不相识的朋友牵线搭桥,为迟到的朋友备一份早餐,为顺路的朋友改乘车辆,不说诸如此类的热情热心周到周全,应该说更令人感动的是对网友的情谊和责任感。即使活动顺利结束,谷总身在朝廷心在汉,按照报到登记的电话逐个短信,直到得到大家平安回家的消息。 谷总是诗人,以前就知道,但知之不多。这次活动,带回二本书,《大众》和《长江文学》,学习了阿林子的《大好河山入梦来》和红薯线粉的《子期不在,谁是知音》,才知道谷总的诗(比如《你在,我却找不到你》)能感染人,触动人,教育人。 如果用一句话说谷总,大约应该是爷们! 二 老糊涂仙 酒桌上,百合问:老仙,您的网名是怎样来的? 答曰:爱喝小糊涂仙。 于是我们都以为老仙是一斤不醉二斤不睡“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于是,红薯给老仙上酒了,没干半杯,仙桃的老仙面若他家乡的桃花,酒量不咋的!酒量不咋的的老仙在汉网在东湖在文联名符其实的实力派,用德高望重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老仙1987年任仙桃市图书馆副馆长。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他创办的《读者报》,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第一张报纸,其中《谈少儿图书馆改革》入编新华丛书大型文集。 1993年元月23日,创办了全国第一张《文化市场报》,并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有份量的调查报告。1993年11月,他作为唯一的县市级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文化市场管理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再一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6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闻出版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文化月刊》诗词版、《长江文艺》、《作家报》《湖北作家》、《新作家》、等8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作品,文艺评论,学术论文,文学作品800篇。 实在是太有才了! 退休后的老仙,转移了战场,学会了上网,身兼多个论坛的版主,在网络文坛的出勤率高,实在是高。他的帖,以和善感染人,以智慧启发人,以业绩带动人。老仙的声音也高,大好河山晚宴上一曲花鼓戏彩龙船,直接激发了气氛,打开了闹场,赢得了掌声雷动。 一句话说老仙:传帮带的楷模,福禄寿的标本。 三 阿林子 2012.11.30上午,静静的阅览室,走进来陈主席,说:九真山采风,你去吧。我低头,看杂志:不好意思呢!论坛,没战绩;纸质,没成绩。 陈主席:正好借机向阿林子学习呗。 陈主席不是第一次跟我说起阿林子。 2012.11.30下午,老仙电话:双休日,随我一起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鄂州的阿林子也到的。 又是阿林子! 于是我明修保驾护航的栈道,暗度见见阿林的陈仓。 阿林子迟到,午餐,谷总一直在等。 三点钟,有人敲门,来者自报家门——阿林子,给我的感觉——娇美。 四点钟,养生堂,阿林子一现身,熟识的朋友很快围过来,那个亲切、亲热,令人羡慕嫉妒恨。 晚餐,阿林子坐在老仙的身边,他们似父女,似哥们,又似朋友。 接着是晚宴,一个多小时,阿林子的舞蹈摇曳生姿是一大亮点。 九点,阿林子参加长江文学的编委会,只能等啊等啊等等啊。 因为陈主席有交代,务必向阿林子取经! 12月1日的晚上,聊到大约一点半。 …… 问:一天一万字,怎样想出来敲出来还帖出来的? 答?谷总逼我把楼盖起来。阿林子在电脑前一坐五六个小时敲击键盘,搞得弯腰驼背双目无神面色暗黄形如巫婆。 接着问:每天发帖跟帖N多,是不是整天呆在网上? 答:上班之余,阿林子带叮叮散步,跳广场舞,打腰鼓,还踏青掐野菜,逛淘宝,当然也逛论坛。 问了还问:网上的付出,你收获了什么? 答:比如,阿林子去神农架,阿林子全家去神农架,神农架那些没见过面的网友,听说阿林子来了,有的放下工作,有的调转回家的车头,陪同。而且他们会像接力赛一样的传递交接棒,为阿林子的下一站,下一站。你说阿林子收获了什么? …….. 一句话说阿林子,跟过帖的见过面的照过相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敢说没魅力,小心你家网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