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井旁话古今 温志明 六角井是襄阳古隆中最悠久的历史遗迹,是鉴证当年诸葛亮活动场所的坐标,为后人修建祭祀孔明活动的地点指明了方向。 据史料记载,六角井因井呈六角而得名,六角井位于诸葛亮故宅院内,是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用水井。井体砖砌六边形,上有雕花古朴的六角石栏板。栏板石材用的是大青石,上面雕有祥云图案。井底为六棱锥形,深约5丈,直径1、38公尺。地面用厚的青砖铺成,显得古朴自然。六角井的历史记载最详,地址一直没变,在隆中诸葛故居遭破坏后,六角井就成了判断诸葛草庐的依据。如明朝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徐学谟到隆中时,主持道人曾对他说:“孔明祠西有八角井一为草庐之据”(八角应是六角之误)。六角井何时砌上井栏,己无考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对井栏进行过维修。 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习凿齿在《襄阳记》中说:“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 南朝宋王韶之撰的《南雍州记》中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井深五丈,广五尺,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孔明避暑台。宅西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为梁父吟。因名此为乐山。先有人家居此宅,衰殄灭亡。后人不敢复憩焉。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 明代的吴绶在《隆中十景诗六角井》中写道: 庵前存古莘, 云是汉时穿。 周洁厨中物, 灵通地底泉。 流香来一脉, 遗泽永千年。 良夜涵明月, 光澄六角天。 明代的诗人王越是这样写六角井的: 一脉深沉起卧龙, 风云未遂济时功。 古今多少英雄泪, 尽在先生此井中。 站在六角井旁,遥想历代先贤对六角井的记载,一种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就油然而生,他们严谨治学精神,为后代子孙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物资文化遗产,为现在将来开发研究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站在六角井旁,俯视井水,井水依旧清澈,千年未竭;手抚井壁,井壁光滑呈亮,万载不朽。我不由得浮想联翩,兴致勃发,六角井呀,六角井,你光芒万丈,却始终洁身自爱,不示张扬,默默奉献,保持着原本固有的淡泊名利的心态。 隆中因你而昌盛,你因诸葛亮而出名。而你的泉水,你的乳汁才使得诸葛亮变得聪明,变得睿智。诸葛亮最终成为一代智圣与你不可分呀 你滋润哺育了三代下一人的诸葛亮,你也养育了隆中山下的一方水土,隆中山下的世代居民因有你的滋润,才得以繁衍生息。而今改革开放,你又为建文化襄阳添彩争光。你是活的生命,你是流动的历史,你是历史的见证。你见证了古人,见证了前人,见证了今人,也必将见证后人。历史的兴衰,自然的变迁,全都镌刻在井壁里,融会在泉水中。 我站在六角井旁,导游小姐正在为一群游客讲六角井的故事,讲在六角井旁大人物们是如何照相:温家宝总理站在六角井前面照相,寓意国家总理有背景(井);胡锦涛主席站在六角井与上山的路上照相,寓意是国家主席进退有度,前景(井)辉煌,后退有路。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从严肃的思索中回到现实。一个人在历史长河里,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不管是过去的帝王将相,还是现在的主席总理,他们在六角井旁都是瞬间的辉煌,只能为六角井凭添故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