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2-12-5 10: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屋、土灶、土味道,不经意间,大冶城区食坊间兴起了一股劲爆的“土菜风”,农家土菜以其健康的品质、自然的味道,深受吃货们青睐。而在众多的土菜中,殷祖南峰山区的苕粉肉更是味道鲜美、叫卖餐桌。
说起苕粉肉,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农家菜,大冶乡村的农家几乎都会烧制这道菜。而殷祖南峰山区的苕粉肉为何能独树一帜?其原料和制作方法又有何不同呢?日前,记者走进这片革命老区探秘,试着解读南峰苕粉肉的奥妙所在。
山区盛产大冶红苕
南峰地区位于殷祖镇革命老区,山多地少的自然格局,苕成了这里必可不少的粮食作物,也是早期当地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主粮。
战争年代,南峰苕是当地南山头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南峰苕又一度是山区人民的“救命粮”,“早上干苕汤,中午喝苕粥,晚上焖红苕”,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后,随着山区农民生活日益富足,苕逐渐被打入“冷宫”,成为畜禽的饲料,但苕粉肉作为一种家常菜却流传至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里人对农村绿色食品的青睐,精明的南峰人在苕粉肉上大做文章,苕粉肉成为众多餐馆的抢手货。
据介绍,南峰苕粉肉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古时没有机器磨制苕粉,先人们就拿苕在粗糙的瓦罐上打磨,将磨制的苕渣过滤、沉淀、晾晒……如今,南峰人把苕粉烧制成待客佳肴,款待远来的客人。
纯净苕粉才是上等原料
南峰苕粉肉的味道鲜美醇厚,与其上好的原料是分不开的,而叫响大冶地区的“卫氏苕粉”,则是南峰苕粉中的上等原料。
在继堂村卫新塘湾,磨制了20余年“卫氏苕粉”的卫扬斗跟我们讲述了“卫氏苕粉”的磨制过程。
“南峰位于山区,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使得这里盛产的苕个头大、淀粉量足。”卫扬斗说,苕越大磨制的苕粉越好,他一般专挑两三斤一个的苕磨制,有的苕甚至有五六斤重。
将刚挖出的苕洗净,用机器碾细,然后加水用“豆包布”(农村打豆腐用的一种布)过滤出苕浆,五六个小时后,等苕浆在木桶底部沉淀成一整块后,趁天气晴好,再将整块的苕粉打碎放到太阳下晾晒。
“整个磨制、晾晒的过程,一定要保持苕粉的纯净,不能掺杂一点沙土。”卫扬斗说,南峰的苕粉很受市场欢迎,得意于老区人民的精心制作。苕在打磨之前,必须清洗得干干净净;打磨过程中,要提防有沙土渗入;晾晒过程中,苕粉同样要经过筛子细细过滤……
“市场上有些苕粉呈暗黄色,这是因为换水不够勤快,没能把苕粉沉淀过程中的污水及时浸泡出来。”卫扬斗说,刚出土的苕,淀粉含量最好,一般天没亮他就得起来忙活,一个月时间将30多万斤苕磨制成苕粉,虽说工程量大,但质量上从不含糊。
质朴的山区人民,制作苕粉一丝不苟,磨制出来的苕粉自然是精品原料。
回锅苕粉肉色香味俱佳
在城区的一家“南峰土菜馆”厨房里,两口大柴火土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土菜馆的老板饶先豪说,柴火土灶是他们土菜馆的镇“馆”之宝,经此土灶烧出来的饭菜味道特别诱人。
垒土灶,烧柴火,铁锅烫苕粉,每一道工序,都复制农家苕粉肉的制作过程。
采访中,饶先豪一边示范一边饶有兴趣地介绍如何烧制苕粉肉。
将上好苕粉加入适量水,调开并搅拌均匀,等铁锅里的油差不多有两三成热的时候,将和好的苕粉水倒入锅中,用锅铲慢慢烫平,直至苕粉水凝固成饼状,再整块拿起来,冷却,切成块状或条状。
初步成型的苕粉肉,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或单独回锅焖熟,或佐以肉、青椒、葱蒜、香菇等回锅伴炒,苕粉与菜肴的味道相互渗透,色香味俱佳。
这其中,饶先豪特别介绍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在和苕粉的环节中,如果水多了,苕粉肉不能成形,水少了,里面的苕粉肉熟不了。”
“煎烤过程中,火候非常重要,火过大,容易把外围苕粉肉烤糊,而中间部分却没熟透。”
“制作苕粉肉要加大量的油,油太少了会觉得干巴巴的,味道不好吃。”
“等到苕粉饼中间部分没有白色苕粉时,就可以出锅了。”
把苕粉肉当红烧肉吃
“老板,来一盘苕粉肉。”到了就餐时间,许多进门的顾客,点的第一道菜就是苕粉肉。
市民张先生是这里的老顾客了。“每次去外面吃饭,我都会点一盘苕粉肉,一盘不够就再点一盘。”
张先生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差,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回猪肉,而他从小就特别馋,一天到晚缠着奶奶要吃红烧肉。外婆实在拗不过了,就答应给他弄肉去。
“当‘肉’刚端出来的时候,我几大口就吃光了,后来才回过神来,这吃的不是猪肉呀。”张先生这才知道,外婆弄的是苕粉肉。他至今还记得,苕粉肉绵软香甜,油而不腻,外观和口感上都像极了红烧肉。
这种记忆中的“红烧肉”味道,让张先生始终记忆犹新。
饶先豪说,他的土菜馆营业时间不到一年,却吸引不少食客慕名而来,而南峰苕粉肉更是主打菜,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喜欢吃。
回归,于现代的饮食潮流中,也是一种趋势。南峰苕粉肉,何尝不是在吃出记忆的味道来。
记者 胡贤林 文/摄
(原标题:南峰苕粉肉:品出山地的“苕”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