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12-10 1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津新区 于 2012-12-13 14:50 编辑
漫云古墓葬
经寻找,漫云古村落现存有文字记载的古墓葬15座,多为清康熙乾隆年间所葬,其中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的有四座。
1、敖应宽墓
古皂角树北侧20米处,有一墓地,古墓座西朝东,正前方立有石制五镶碑,墓四周用打凿的条石镶嵌而成。碑高约1米,工艺略粗糙,碑顶镌刻“源远流长”四字,碑文记载墓主生前事迹及其亲属关系。碑左壁上刻“麒麟”图案,下刻“凤凰”图案,右壁上刻“龙”图案,下刻“鹿”图案。墓主敖应宽为敖氏进山始祖,生于“先皇丙申年五月十日”,卒于“康熙四十年十月三日”,享年四十六岁。
敖应宽墓碑前一米处,另立有一座敖氏族碑。族碑左侧壁刻有族规,曰:“若有灭伦犯上,不准贼盗窝藏,凶恶强抢杠抬,绞骗窝娼赌局,言定省语等事,族孥送官处礼”。古时族人若犯此规,族长将在此召集族人依规进行惩处。族碑前壁上刻“万世永赖”四字,中部刻“多大爷示”四个大字,小字记载敖氏家族来源,以及捐资立碑者姓名。族碑背面上刻阴阳八卦图案,中部刻“世代宗族”四个大字,其余小字均为敖氏男丁姓名。碑底基座长宽各一米,四角有石槽,石槽嵌有石柱支撑碑亭。亭顶遗落在碑前二米处,保存完好,亭顶长宽各1.6米,四角翘起,呈上窄下宽状。此碑建于“大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年冬月吉日”。
2、敖宗杨墓
敖宗杨墓位于中湾西部,座北朝南,四周石砖砌就,墓碑为古时流行的五镶碑。碑高1.48米,宽1.06米。从碑形看,上部原为三层,顶层碑已掀掉,碑顶门楣刻有“光烛夜台”四字,四周有“寿”字,下方有一朵莲花图案,云纹装饰。正前方刻有金元宝图案,左方上刻“农夫挑柴”图案,下刻“秀才读书”图案。右方上刻“姜太公钓鱼”图案,下刻“武将弄剑”图案,雕刻工艺精湛,形态栩栩如生。碑文记载,敖宗杨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卒于道光二十四年四月六日,清光绪十年四月二十六日立碑。
3、敖子勇夫妻二人墓
位于中湾敖明旭屋后,墓主敖子勇、戴氏。墓长10米,碑高2.1米,座北朝南。墓碑为五镶碑,两侧雕刻有人物、花鸟、麒麟、鱼虫等图案,碑顶层为二龙戏珠状,中层有“寿藏”二字,下层顶部门楣刻有“葅豆千秋”四字,四周有云纹雕饰,雕刻技艺精湛。此墓碑立于光绪五年。
4、敖宗学夫妻二人墓
位于中湾西部敖德营屋后,墓主敖宗学、秦氏。墓体座北朝南,人造石砖扣砌外圈。碑体为五镶碑,高2.6米,底门楣书“福绕千古”四字,四周为龙形文饰,刻有“八仙过海”图案,外层有30公分门边,刻有花鸟鱼虫和铜钱图案。门槛高0.3米,中层亭子状,刻有“追远宫”三字,雕刻精细考究。文字记载,敖宗学生于嘉庆25年,道光十二年立碑。
漫云古庙
古庙位于村口东侧,牛寨山腰,距城门约50米。偏殿座东朝西,正殿座北朝南,此为佛爷庙。正殿高五米,宽六米,门前有弧形土场,约15平方米。正殿墙两侧刻有文字,上有“万古不莫”四大字,左边为捐款建庙人名单,右边刻有“大清国 湖北襄阳府南漳县维新都漫营里 分庄司居住”文字。正殿门前有三步石质台阶,墙体为青石打凿石砖砌就,石灰沙浆粉涂。庙内后墙边有一米左右宽供台,为供奉佛爷塑像和供品所用。正殿前七米处有偏殿,宽约六米,高四米,室内面积约15平米,为僧人住宿的地方。此庙现虽已废弃,但仍时有人前来烧香敬佛。
漫云古造纸作坊
距漫云一公里内的漳河岸边,有三处造纸作坊,主要生产祭奠用火纸和香烛。原始造纸法是将竹麻原料放在沤化水池中,用石灰水浸泡三月左右,捞上来沥干,放到水车带动的冲锤下砸成粉末,然后放到水池中搅动,用竹制抄纸工具捞取漂浮水中的粉磨后,将抄纸器放入模具中挤压,待水干成型后,上下翻动,便成了一层一层的纸状,最后一张一张剥开晾晒,晒干后包装成成品。该地火纸质优价廉,曾远销四川、河南等省,是远古时代的支柱产业之一。
1、挑水河纸场
从古皂角树旁边顺石级而下,行走五百米就到漳河岸边,此处因为人们经常在这里挑水,俗称“挑水河”,纸作坊就在此处。顺漳河逆流而上,行走一百米处筑有一拦水河坝,河坝长约45米,河坝南边凿有一条引水渠,渠宽1.5米,深1米,长近百米,古人将漳河水沿此渠引流到作坊,利用水能发展生产。当地人俗称“冲压车间”为“碓屋”,碓屋长6米,宽5米,高4米。据健在的水车制作师傅介绍,水车为圆形,直径1.7米,宽0.6米,用粗大的柳树打制54片叶轮制作而成,耗时一百多工日。水车车轴直径约0.4米,两侧有支撑车体的端木,端木外各锲有0.7米长的横木,与车轴呈十字连接,横木排列间隔也呈十字形。水车前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丁字形冲砸器,重约一百五十余斤。水车动力传输原理为:水冲动叶轮,车体车轴旋转,车轴上的横木打动冲砸器。车体旋转一圈,可打动冲砸器二次。碓屋外5米处有一沤化池,长约8米,宽5米,深1.5米,一次可放竹麻3000余斤。河边山腰绝壁处巧夺天工建造有生活区,风习习,依山临水,风景绝妙。此造纸作坊占地约为五亩,是漫云规模最大的一处。
2、滴水洞纸场
位于漫云东1000米处,水从滴水洞底部流出,经水渠进入碓屋,后注入漳河。滴水洞口高约10米,用石块封砌,洞内有水潭,可蓄水储用。该洞在远古时期,也是人类住所。
3、大林河纸场
位于挑水河下游300米处的漳河支流,距河口1000米,拦截大林河水储能造纸。该场藏居深山老林,风景奇秀。
漫云古老的生活方式
1、烧木炭,将木质较硬的树木砍到,除去枝叶,放到泥土垒砌的窑内焙烧,窑为横卧式,高约一米,宽2米,长十余米,待火焰燃尽后取出,用火灰覆盖使其冷却,便成木炭。几乎所有原住居民都有烧制木炭技术,产品除去家用外,销往方圆百里以内,是旧时的支柱产业之一。
2、狩猎,是旧时当地人传统生活习惯,猎物一般有獐子,麂子、野羊、野兔、野猪、蛇类、獾类、鸟类等,捕捉工具有猎枪、兽夹、猎狗等,
3、捕鱼,漳河水清纯甘冽,生存有大量野生鱼类,品种繁多,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娃鱼),当地人一般用铁叉和木笼等工具捕捉。
4、农耕,以牛、木犁为主要耕作工具,种植品种以玉米、小麦、小米、红高粱、烟叶等旱作物为主,兼具植桑养蚕。现存农田300多亩,依山势用石块垒砌固土而成,大多为半圆弧形状,最大田块六亩,最小田块仅二平米。
5、背水,因为山路崎岖不宜挑水桶,人们用木制水桶背水。背水桶口为椭圆形,桶体为梯柱形,高0.8米,桶系为竹篾编制,每桶可容水约60斤。
6、烧制石灰,石灰窑为立式,高约5米,下层放入木柴,上层放入青石头,顶端用稀泥封闭,点燃木柴烧七日熄灭,待冷却后即成石灰。
7、手工艺,漫云村曾产生过铁匠、木匠、石匠、篾匠、银匠、泥瓦匠、套匠、漆匠等十多种手工艺人。
8、挑夫,亦称“挑脚工”,古时没有交通工具,运输全部依赖人肩挑背驮,挑夫运距可达二百多里,现尚存一条通往山外的古运输通道。
9、赶野猪,苞谷成熟季节,野猪来糟蹋庄稼,人们在田边搭建简易窝棚守夜,驱赶野猪,此习俗沿袭至今。
漫云民间文化
1、地域传说
“漫营”传说 : 当地老人相传,五百多年以前,此地大多住着姓马的人家。马氏家族日渐强大,马家掌门人便想在此称帝王,在村落四周修筑起一套防御系统,在通往山外的路口设一关隘,名曰“城门”。并在距城门北三百米外的牛山和官帽山交汇处一山凹里,修建宫殿,并招兵买马,组建军营,士兵达到五百余人,“漫营”之名由此产生。现今八十多岁的老人敖光汉小时候拾到过兵器箭头便是佐证。他们整日操练兵马备战,官军曾来收复,均被打败。马家掌门人去世后,用童男童女陪葬,将男女小孩各一人封进坟墓,里面放有有少量食物,小孩先是有吃有喝,后因空气缺乏窒息而死。
马家掌门人去世以后,官军大举征剿,攻破天险,将马氏家族悉数杀绝,后敖姓家族从肖堰观音岩迁居至此繁衍生息至今。马氏盘踞鼎盛时期,以漫云为中心的方圆二十多里人丁兴旺,生产力发达。该区域无论山上和河谷,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居住和垦田的遗迹。
鼠牛相亲传说 : 鼠山位于村中东部,因形似一大一小两只老鼠而得名。牛山位于鼠山对面三十米处,形似一头牛,两山对接处有碾米的石碾子。古时传说“鼠牛相亲必发子孙”,所以两山结合处的中湾人丁兴旺。可是,老鼠却常常在碾盘里偷米吃,把屎拉在南湾,所以南湾人很发财。后来一位过路的阴阳先生破坏了风水,打破了这种格局。
偏头山的传说 : 挑水河边有一座山,山尖偏向西部。传说玉皇大帝巡游到漫云,看见是一块风水宝地,便想在这里歇歇脚,顺便撒一些财富给人间。谁知他向山尖一坐,山是空的,一下子压偏了,玉帝恼羞成怒,腾云驾雾漂游到荆州去了,这个山头就再也没有立直了。
飞来石的传说 :飞来石位于南湾山脚下20米处,体积约4立方米,重约10000公斤。传说古时,此石与山体开裂,为防止巨石坠落砸坏民房,古人曾用铁链将其拴在南湾半山腰上,不知何时夜里,这块巨石却挣断铁链翻飞下山,落在这里,民房却无受损,村民早上起来惊愕不已。
2、呜音喇叭,漫云有一呜音喇叭演奏班,该班由六人持六种不同乐器组合演奏,以唢呐、锣鼓为主,声音浑厚,韵味悠长,是红白喜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哭嫁歌、丧葬习俗,该地姑娘出嫁,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在嫁期头一天必高调哭泣,念诉父母亲人的种种好处,表达依依不舍深情。该村人去世以后,尸骨在家必须至少放置三天以上,供亲朋好友来祭拜,同时请呜音喇叭班奏乐,请道人超度,择吉期安葬。
4、求雨,古时天旱,认为是上天作祟,该村德高望重老人就组织身强力壮小伙到滴水洞敬龙王,以求下雨,此风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5、蓐草锣鼓,春夏时节,庄稼地里长草,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蓐草。为了鼓励大家使劲干活,主人专门请一帮人在地头用说唱方式鼓劲,他们现编现说唱,用锣和鼓伴奏,人称“打锣鼓”,此风俗沿袭到文革后期失传。
6、年俗,腊月购置年货,屠宰年猪,自制年糕、豆腐等。除夕日,敬奉先祖,张贴门画对联,燃放鞭炮,吃团年饭,然后通宵守岁。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相互拜年,表演划旱船、舞狮舞龙灯庆贺新年。
结束篇
漫云古老、封闭、沉寂、落后,像一颗珍珠被遗落在荆山的褶皱里。他从辉煌到衰落,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历史风雨,他的完好保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有一位网友在游览漫云后深情地写道:苍翠深邃辽远的山,恬静柔旎至清的水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寂寥与落寞/你朴实,你恬静,你悠远/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漫云忘不了......。
http://www.gucunluo.net/jiaoan/html/?467.html
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漫云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