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11 09: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地上赶着一头肥猪 大冶怎么转型?一时间,众说纷纭。
大冶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后认为,大冶的转型,核心是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总思路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那哪些是传统优势产业,哪些可以接替发展?
“劲酒”再次进入了“法眼”。劲酒畅销全国,一直是中国保健酒行业的“龙头老大”。大冶想依托劲牌公司抓配套项目,打造大型饮品食品集团,壮大基酒——配套制造——彩印包装——专业物流一条龙式的产业链。
一个“非矿资源”也进入了“法眼”。大冶农业生产资源有169.64万亩,农村人口占大冶全市人口总数的75%。广袤的农村,就没有一番作为?
经大冶市大力招商引资,中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投资的2万吨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落户大冶陈贵镇,年可加工两万吨猪肉、鸡肉;山东永大食品集团投资的湖北永惠食品有限公司落户还地桥镇,年可生产和加工肉鸭3600万只。
在这个产业巨头的带动下,周边不少村庄村民大规模养鸡、养鸭、养猪。
他们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上赶着一头肥猪,水中还游着一群鱼娃娃,不用挖矿,也不用到外地打工了。
柯亨斌的母亲郑望宝看到大冶市大力发展饮品食品产业,也在金柯村,扩大“金柯辣椒”种植面积,一口气种了1.7万多棵。金灿灿的辣椒,漫山遍野。
矿老板为什么要改行
饮品食品产业集群,是大冶市着力打造的四大产业集群之一。
大冶市的决策者和很多市民深知,靠一两家企业,靠一两个产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们把心血和智慧,放在了另三大产业集群——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的身上。
大冶勤缘矿业有限公司老板余显智,顺应大冶发展的潮流,想延伸矿产产业链。他到全国多个城市考察得知,不管是国家,还是邻近的经济强镇,都把装备制造业当作支柱性产业。机电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好,向装备制造业进军!”余显智谋划着。
他在大冶城西北工业园,建立湖北宏力铸造有限公司,专门制造铁矿下游产品,然后,叩开武汉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武重的大门,成为武重的一个重要配套生产企业。
除了宏力铸造,新冶特钢、东贝铸件、航宇鑫宝管业、众鑫铜业、富峰特钢,一个个落地生根的企业,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由不起眼的石灰石引出的产业,同样“茁壮成长”。华祥、尖峰、成美等龙头企业,采用新型干法生产线,引进国内最先进的五级旋窑,占领产业制高点,总产能逾1000万吨。
向全国百强发起冲刺
2011年8月,第十一届(2010年度)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发布,大冶前进了34位,到了122位。这个成绩,处在全省第一位。但是,离全国百强还有22位。
大冶市在2010年8月的时候,计划用3到5年时间,进入全国百强。接下来的日子,大冶市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向全国百强发起冲刺。
湖北陈贵顺富纺织有限公司落户陈贵镇后,大冶市成立专班服务它早日投产。陈贵镇、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都是“服务单位”,“服务人员”都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
该公司总投资8.4亿元,占地700亩,每天可以产出339606米长的牛仔布,解决大冶400多人就业。
该公司“一凤”引来“万鸟齐飞”。迪泰纺织服装制衣有限公司、华麟服装有限公司、七哥服装厂等27家纺织服装企业老板,都齐聚陈贵镇,打造“中部牛仔服装新都”。
纺织服装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也是大冶着力打造的四大产业集群之一。陈贵镇除了早年打造的雨润系列食品产业,还在纺织服装业一路高歌。
在与陈贵镇相邻的灵乡镇灵成工业园,全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业基地已成气候。武汉重冶集团在前期的巨额投资下,又添大手笔。以它为龙头,一批中小企业纷纷投产、达产。
柯亨斌的老家刘仁八镇底子很薄。它和底子同样薄的殷祖镇,在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林古建产业方面,找准了路子,扬鞭策马。
大冶市委、市政府给大冶每一个乡、镇、街办、场,谋划了“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力促每一个乡、镇、街办、场的经济都红火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