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5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2012-12-14 23: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对酒当歌1 于 2012-12-14 23:50 编辑
谈做大黄石,当然首选是黄石地区代管的大冶市,(这里要理顺一些关系:阳新是下辖县,下辖和代管是两码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阳新是自己的,大冶顶多算百分之20,我是指行政干预力,有很多都是形式上的东西。。。比如城际走大冶站名叫“大冶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不多解释。)但愿望是美好的,事实确实残酷的,我想阻力来自两方面。
一,来自从大冶普通百姓的阻力。个人分析主要有三种吧:1虚荣心,比如很多大冶网友赞成黄冶和并共同做大发展,这是双赢,但要叫大冶。这就是虚荣心。这个可以忽略。。。2以大冶人为豪,不希望市改区后不是大冶人了,这个观念问题,武汉也分汉口人和武昌人,但在外面都是武汉人,仔细想想也不是问题,3担心自己所在地区(尤其大冶中心地区城关居住的人)改区后财政被黄石拿走做它用,而得不到发展,谁不想出门就是超市,周围到处是高楼大厦呢?但这样的想法是以我为中心的,太狭隘。说白一点是自私自利的想法,大冶财政来自税收,税收分两种,地税可以自己留着,国税你要不要交?那你能不能对胡锦涛说“这是大冶交的国税一定要用于大冶建设”,所以至于财政的用途和分配这一块,是我们都管不了,包括黄石市区,黄石花钱去打通这隧道那隧道,黄石市民没有说一个不字,说了也没用,这是政府统筹规划的问题,只要为了黄石好就行,我是这样想的。而且如大冶改区,黄石必定会加大对大冶的投入,要拿出政绩和理由来证明改区是“英明”的么,倒贴都说不定。4天然的一些隔阂,比如口音,没有一地的归属感觉,所以黄石应大力推广普通话。黄石人当中有一部分从小到大在家在学校社会都讲普通话的,因为他们父母当初来黄石就讲普通话,在家都讲普通话,当然这只是极少一部分的人,我觉得这样很好,至少不能有讲普通话就是外码的想法,如果大家都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黄石会显得更开放,更文明。再还有就是一些陈旧的观念,县级市被你瞧不起,改了区,大家都是区应该都是对等了,但也被人瞧不起,那我该区干嘛?你黄石不是要地么?就是不给,看你还得瑟不,我想这也不是问题,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和城镇化得推进,这种隔阂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化的,黄石目前还小,黄石人在大城市人得面前也有被看不起,这不是那里人得问题,是人都有这样的心态。
第二,就是来自官方的阻力,这个很显然,正向上面说的一样,大冶行政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人有个共性都是不喜欢被人管的,加上大冶属城市化刚起步阶段,必然有个大的迅猛的发展,这样谁当政都可以捞到唾手可得的政绩,谁不想这个功劳是自己的呢?这里面可能还存有权力层(ZF)和贵族层(大冶老板)的某种默契,你懂的,对,就是腐败,重新洗牌就变了。
总的来说来自大冶民间的一些阻力是可以很容易解决的,当然这需要大冶人自己去想,去把一些疙瘩解开来。很多事情只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不一样,中国人喜阴着拐,有什么话不当面说,绕着弯子说,让别人去猜,别人猜不出,然后你就觉得自己很聪明,别人好笨,不如自己,喜欢耍心眼,阴着拐,认为那是一种聪明,而西方国家的人不一样,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说个话象打谜语一样的,美国总统大选,好的不好的,什么理由都瘫在桌面上说,直播,没那么多笑里藏刀,明争暗斗,我倾向于后者。所以中国落后,时间都花在去揣摩对方心里了。这不算是什么文,只是以口述的方式把我个人认为大冶改区为什么这么难解决的一些个想法和一些办法。
可能大致如此吧。
当然最后需要说明一下,我上面说的可能少了点人情味,但我只是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阐述,无论最后是否可以重组,都不会阻碍黄石大冶两地人民交流古往今来日益亲密的这一客观事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