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3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儒的内圣外王和帝王每的三个呢代表
【前纪】
我常常自以为理解朱镕基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即改革不易。政治的典章制度常常是大事,也绝对是大事。要建立好,是大事;要改易好,更是大事。可最终涉及反腐,涉及减员,涉及廉政的事,还是烟熄火熄。远华算是朱镕基的打黑。三农问题到乡镇减官还是胡温完成的。也就是做了一些事,难做一些事。因为制度都是老毛老邓奠基的,要动很难。什么制度创新,思想解放,那常常是闹玩儿。
老毛是傲视千古,还睥睨后来的。可是他做了什么,也是可以追溯的。收拾天下自是雄才大略,比如是他而不是别人,就跟苏大哥马祖宗没有什么关系了。治理、建立制度和“判例(治例)”呢,就是昭然可指的了,拿了地富资本家的财富分人,是收拾人心收拾天下了。可到社会主义又收走了。三大纪律就是“一切缴获要归公”,天下也是军队了。乡村饿死了人,才退步才改革,改做大、小队到公社。那些大、小队还是不放心,对打头的不放心,于是有四清,小四清大四清。原来问题更复杂,高处才是最危险的,于是有文革……毛泽东还自认为他自己发现的“真理”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继续革命……”。
其实大善大恶何在?在江湖也在王朝。说在朝的吧。为善是文王武王周公,是汉朝文景之治,在文化是孔子孟子。为恶是桀纣,是秦始皇暴政,是满人所谓嘉定三屠。
所以大恶也常常在高处常常在王朝。那厚哥、王弟之恶,是江湖还是王朝呢?我真是糊涂了。
到文化极致,要为善是“内圣外王”的。“王”就不说了。“圣”何者也?是仁是义,是礼是法,是道是人心是历史是自然了。建立典章制度尚且不易;你哪里有真理呢,哪里会有真理?没有人发现真理。我是常常对孔夫子“述而不作”“存亡继绝”表示尊敬了。
为“圣”不易,为“王”如何,我们看看帝王例子的三个呢代表。
【主题】
1、幽王点火。
即所谓“烽火戏诸侯”的事。
男人爱美人,帝王一样。可美人爱不爱男人,也是帝王没有例外。怎么办?我是王啊,我可以调动千军万马博美人一笑。
美人是笑了。可到戎狄侵犯,再点烽火不灵了。
——文王、武王、周公,所有的基业、制度化为灰烬。
2、厉王止谤。
是啊,我是王,要你百姓要你街巷要你舆情要你网络什么说三道四。
于是有“厉王止谤”的故事。是啊,王的事国家的事,是民议是舆谈的吗?谤者杀,于是没有谤的了,路人要说什么用眼睛“侧目以视”,怕“疑似诽谤”啊。
厉王颇为得意,对召公说:"我能止谤,你看看他们再也不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洪水猛兽是堵不住的……”不三年,厉王下野放逐到彘地去了。
3、慈禧看戏。
慈禧看戏是看京戏,有叫国剧的。其实该叫清剧,或者慈禧剧。
为什么?因为我们汉族我们华夏,该说昆曲是正传是古典了。
可是京戏也不坏,它是向百姓向民间看齐呀。虽然不先进不文明不阳春白雪,可老百姓都喜闻乐见呐。四大徽班进京唱好的有奖……于是地方戏变成京师戏,变成宫廷戏,变成国剧了。
慈禧的钱还真没有白花,培植个唱念做打,一天下人高兴。要什么真理要什么先进要什么代表文化呢?——假使能利好百姓的话。
(林深数树12月19日凌晨于汉网杂谈。是为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