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集团隐瞒鸡肉样本自检抗生素残留不合格一事后,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食安办”)在20日向本报出示了其所有掌握的11页检测单据。
据该办调查,2010年及2011年间,百胜送检的19批次六和集团鸡肉原料样本中,有8批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而检测结果当时就已经在第一时间送达百胜。
但据本报记者查阅,无论是百胜还是肯德基,对于上述不合格检测结果,至今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进行公布。
“我们认为,百胜集团应该基于事实,负责任地发表有关信息,”上海食安办主任阎祖强对本报记者称,“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已经掌握了上述8份不合格检测报告的正本,所有不合格的检测报告也在第一时间就由检测所送达至百胜集团,对于这些事实,百胜应该承认。”
本报记者掌握的上述8批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的检测单据共有11页,送检时间显示为2010年至2011年,样本来源均为百胜集团,生产单位则为六和集团。8份检测报告显示,在百胜送检的六和鸡肉原料样本中,包括辣翅用翅根、九块鸡、辣翅用翅中、超大汉堡腿肉、腿肉条、烤翅用翅中尖等六种产品。
其中,百胜于2010年8月11日送检的辣翅用翅根样本检测报告显示,呋喃它酮代谢物为14.36μg/kg,而根据农业部于2002年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呋喃它酮被明确为“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的项目。
同年10月12日,百胜送检辣翅用翅中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样本的氯霉素和呋喃它酮代谢物两个指标被检出,而根据农业部的标准,这两项亦不应在动物性食品中被检出。12月20日,同样由百胜送检的九块鸡样本中,也被检测出氯霉素。
氯霉素和呋喃它酮代谢物被检出的不合格样本,还出现于百胜送检的超大汉堡腿肉、腿肉条和烤翅用翅中尖样本中。
据了解,氯霉素和呋喃它酮均为抗生素。上述检测报告均由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测,该所官网称,其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技术支撑机构。
食安办还透露,上述六和集团的鸡肉样品自2010年及2011年被8次检出抗生素残留不合格后,百胜在2012年至今共送检了283批次样品,但其中没有任何一批来自六和,而百胜在18日的声明中则承认,直到今年8月百胜才停止了与六和的供货关系。
“发现不合格样本后,百胜本应及时进行召回、销毁和下架措施,而不该让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上海食安办主任阎祖强对本报记者说,“上海各监管部门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百胜集团采取进一步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
至截稿时,肯德基方面未对上述内容进行评论,“所有的回应依然以早先公布在其官网的声明为准”,在该声明中,肯德基仍坚持“设置了多道关卡以确保食品安全”。
近日,每日曝出“速成鸡”的养成内幕,称其在40天长成的过程中需要食用20多种药品,其中大多是抗生素。事实上,整个鸡肉产业链上的从业者都了解这一情况,而唯一不知情的,就是我们——这些真正的鸡肉食用者。作为吃鸡的人,我们难道没有权利知道鸡吃过什么药么?
鸡肉的“信息不对称”,提出一个未被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
近日,网文“一只鸡的生活意见”热传。根据中央电视台对速生鸡的报道,网友以第一人称重述这种鸡“悲催的一生”:从出生到出栏,只要40多天,基本不睡觉;鸡舍环境肮脏,除了饲料外还要吃20多种药品,其中大多是抗生素。
按照畜牧专家的说法,“速生”并非那么可怕。现代化育种技术、高水准饲养管理、全面均衡的饲料营养……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那些过去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从科学角度讲是可以实现的。所以,40天生长期是否太短、能否使用药物或许可以存而不论。对于“一只鸡的一生”,更应关注的是毫无节制地投食药品,甚至是违禁药品。在电视画面中,我们能看到一些鸡场使用了“盐酸金刚烷胺”等禁用兽药,而地塞米松则是激素类药物,可以让鸡多吃饲料。
加强对畜牧生产的监管,已经是个老话题,从毒奶粉到“健美猪”,不断被放到台面上讨论。实际上,由于大多数实行规模化生产,对鸡场的监管并不复杂。通过录像监控、突击检查、实地走访,都能发现问题。速生鸡事件中出现的编造养殖记录、花钱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暴露出的是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失职。
鸡肉这类食品,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链条中,消费者处于最尾端,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到消费者那里时已经大大衰减。靠眼睛,只能看到颜色、光泽;靠嘴巴,只能尝到鲜度、口感。服用了禁药,鸡肉中残留的相关物质超标,消费者既看不出来也尝不出来。更多信息,只有通过“试错”来积累。但这一过程,存在风险,甚至是代价高昂。
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严重的“市场失灵”。在经济学中,这叫“柠檬市场”。买方不了解商品的质量情况,因而不互信,使得交易成本变大,最终导致市场萎缩和消失。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鸡场老板不会考虑消费者的想法,在监管缺失之时,会大胆使用违禁药品、超量投药以降低成本,整个市场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过程,损害消费者权益,降低社会福利。
从信息的角度看,速生鸡事件提出了食品安全领域一个未被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通过对全国43家地方政府网站的调研,发现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信息披露还不到七成。具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各政府机构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食品安全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建立持续动态的监督检测信息披露制度?这些都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必须回答的问题。
山东公布“速成鸡”调查结果
所涉企业被责令整改(新闻追踪)
据新华社济南12月19日电 (记者张志龙)山东19日晚间公布4地市“速成鸡”事件调查结果,责令所涉企业整改,并下发紧急通知规范兽药使用监管整治。
据19日晚间相关调查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平度市崔家集镇袁家庄养鸡场已被查封并取样检测,公安部门已对养殖场负责人进行传唤审查;高密市大牟家镇小迟家村养鸡场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滕州市官桥镇西郑庄养鸡场、盈泰集团颜楼养鸡场被证实分别于今年5月份、8月份停止养殖;六和平度屠宰场和盈泰集团屠宰厂已被责令停产整顿,原料和产品全部封存,并取样检测。对媒体报道涉及的其他问题,调查组正在进一步核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