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记者 易木生) 三年“打拼”一朝梦圆进百强 大冶冲进全国百强,冲出了综合实力、冲出城乡变化、冲出群众的实惠、冲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2010年1月,中共大冶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振奋人心的目标:经过3年努力,力争县域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慢进不如快进,迟进不如早进”,2012年成为大冶最为急切的一年。大冶能否率先冲入百强,承载着省委的厚望、市委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成为大冶一切行动的总指向。
争创全国“百强“需要的不单是提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跨越式发展。
跨越发展从产业起步。大冶围绕“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料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强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南京雨润、武汉重冶、台湾隆成、中粮集团等一大批500强企业、上市公司纷至沓来。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突破10个,过亿元的项目突破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35家。
“四大产业”产业集群式迅速崛起,去年大冶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集群内规模企业产值占企业比重达到9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
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思路,大冶建起11个特色乡镇工业园区。镇域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近60。在上月公布的全省“百强乡镇”排名中,大冶占据6席之位,并包揽了前三甲。
经济快速发展、总量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大冶逐渐向“全国百强”靠拢。从2005年的262位,跃至2012年的97位,7年间前进165位。 平静以对放眼全国看差距 三年的期盼,三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12月10日,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发布。大冶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位居第97位。
这一天,大冶街头不见欢庆的标语、喜庆的场景;这一天,人们平静开始一周的工作、静静享受冬日的暖阳。而在大冶市委会议室,大冶市委中心组成员正在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官方随后宣布,不搞总结表彰,不搞庆功庆典,不宣扬成绩,不宣讲经验,不宣传领导个人。这令聚焦大冶的各路媒体大跌眼镜。在此之前,大冶官方曾邀请专业人士,就百强之后的“有劲大冶”城市推介做策划。如今,这些策划无人再提。
官方的淡定,令许多商家、企业措手不及,一些商业促销活动、企业形象宣传被迫取消。“百强的炒作还不及两年前的‘镇级市’火爆”大冶某铝业公司一位老总为此幽了一默。但他更为关心的是,百强之后企业能否得到更多的真金白银。
静静的青铜古都在孕育什么?
尽管大冶是湖北省7年来首次进入百强县(市)的排头兵,但是与其他百强县市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特别一些先进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大,产业基础好,大项目、好项目多,带动能力强,在聚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抢占了先机。
在2011年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市名单中,江苏省江阴市和昆山市分别位居一、二位。2011年,江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44.9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3.37亿元;昆山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02.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22亿元,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是大冶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
据测算,2011年全国百强的平均规模约为: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0元。大冶市仅为全国百强平均水平的58.73、52.47和86.2。
与百强县(市)后十位平均水平比,大冶仍然不可懈怠。在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两项经济均量指标上,大冶都低于百强后十位平均水平。
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大冶的优势不可高估。2011年大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1.84亿元,仙桃市完成378.45亿元,潜江市完成378.21亿元。2011年,大冶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16亿元,潜江市完成195.64亿元,仙桃市完成173.8亿元。
保百强,争先位,大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放眼全国看大冶 尽管大冶是湖北省7年来首次进入百强县(市)的排头兵,但是与其他百强县市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特别一些先进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大,产业基础好,大项目、好项目多,带动能力强,在聚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抢占了先机。
在2011年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市名单中,江苏省江阴市和昆山市分别位居一、二位。2011年,江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44.9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3.37亿元;昆山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02.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22亿元,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是大冶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
据测算,2011年全国百强的平均规模约为: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0元。大冶市仅为全国百强平均水平的58.73、52.47和86.2。
与百强县市后十位平均水平比,大冶仍然不可懈怠。在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两项经济均量指标上,大冶都低于百强后十位平均水平。
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大冶的优势不可高估。2011年大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1.84亿元,仙桃市完成378.45亿元,潜江市完成378.21亿元。2011年,大冶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16亿元,潜江市完成195.64亿元,仙桃市完成173.8亿元。
保百强,争先位,大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手记
落实、落实、再落实! 收获的激动总会化为平静,百强的自豪也会逐渐淡去。
剖析百强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百强县域产业块头大,“国字号”多,特色明显、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另一方面,大冶部分新上项目尚未达产达效,一些产业优势释放殆尽,部分干部还存在松松气、歇歇脚的想法。等等这些,预示着大冶今后的发展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百强县市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周边县市争先恐后、超越赶超。这样一个时期,如不加快发展,大冶很有可能被挤出全国百强。正如市委书记周先旺发出警示的那样“脱了毛的孔雀不如鸡好看。”
但大冶有大冶的优势。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干好事、干成事的精气神,还有黄石人民的支持,大冶有着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的后劲和自信。
在百强拼争面前,唯一只有思想不松懈,干劲不减弱,项目不含糊、发展不停步,民生不打折,才能冲出一条保百强、争进位的血路来。
冲刺百强也好,争先进位也好,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共享幸福成果。
“三大目标”、“五大转型”,大冶保百强争进位的蓝图已经绘就,如何把蓝图变成现实?正如市委书记周先旺所说:“我们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落实、落实、再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