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点纷呈大事多 火热蓬勃气场强 我市启动重大项目开工周活动
核心提示:
●重大项目开工周期间,全市新开工项目百余个。
●全市纳入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1051亿元。目前开工率达100%,居全省市州第一位。
2012年2月13日,市经济开发区总投资4亿元的喜马拉雅光电子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湖北同发机电项目奠基开工,标志着我市重大项目开工周活动启动。
此前,时任市长任振鹤主持召开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暨“开工周”活动推进会,强调做大“底盘”是咸宁最大的政治。接着,我市召开全市一季度、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会,采取“三看三不看”(看大不看小、看新不看旧、看好不看差)的方式,对各地重大项目拉练检查、总结评比,营造全市上下抓项目的良好竞争态势。
在通城,总投资1亿元的黄袍山油茶产业园、湖北三赢兴电子科技项目开工建设,格莱德光电科技、承利磨具、双狮茶叶等项目相继奠基。短短一周内,该县有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4.4亿元。
在咸安,总投资4亿元的华宁防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巨宁公司年产5万立方米重组竹项目开工建设。该区规划开工项目300个,总投资达125亿元。
在嘉鱼,投资10亿元的洁丽雅集团嘉鱼产业基地开工建设,同时,该县有20个项目在建设中,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2个。
赤壁市启动项目建设百日会战,12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其中投资8.3亿元的宇顺电子项目建成投产。该市计划开工82个项目,总投资逾200亿元。
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我市去年力推“10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086.3亿元。其中全市纳入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105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1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4%,开工率达100%,居全省市州第一位。 (江世栋)
咸宁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核心提示:
●咸宁等4个城市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省委、省政府向市委、市政府致贺电。
2012年3月26日,2012年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召开,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李任芷宣布,咸宁市等4个城市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赤壁市等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4月1日,省委、省政府向市委、市政府致贺电,祝贺我市被授予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2010年6月,国家旅游局挑选4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咸宁市作为中部唯一,与青岛、苏州、丽江等旅游名城比肩而立,同创“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两年来,我市坚持用系统的思维抓试点,用创新的精神抓试点,用统筹的理念抓试点,构建了“政府统一协调,旅游部门牵头,各部门大力配合、社会各界多元参与”的创标机制,完善了贯标、制标、评标、奖标“四标联动”体系,编制了《湖北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等4个地方标准,全面实施了《旅行社品质旅游产品服务质量规范》等5个湖北地方标准,强力推进了旅游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试点工作提升了咸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咸宁旅游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502.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05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升至12%。咸宁还被评为湖北最受欢迎国内游目的地。
省委、省政府的贺电指出,咸宁市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在促进咸宁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同时,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树立了榜样,为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经验。希望咸宁市以获批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为契机,再创佳绩,努力把咸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邓昌炉)
岳九咸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核心提示:
●同时签订旅游合作协议 。
●5月31日,咸岳九三市交通运输局签订合作协议。
2012年4月19日,岳阳市、九江市、咸宁市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在岳阳正式签署。这是三市落实和深化湘鄂赣三省《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行动和最新成果。
自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市抢抓机遇,主动“打前站”,甘当“探路者”,多次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九江、岳阳考察交流,提出率先对接“中三角”,打造岳九咸“小三角”的工作思路,并与湖北省社科院联合对构建岳九咸“小三角”进行科学论证。
岳九咸三方经过多次磋商,拟定了《湖南省岳阳市、江西省九江市、湖北省咸宁市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对加快三市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商贸市场、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旅游集群互补发展,构建中部地区“小三角”经济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即,岳九咸三市掀开合作的崭新篇章。
旅游方面,咸岳九三地旅游部门迅速组织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展互访和踩线活动,实行三地“资源共享、客源互通、品牌同建、市场齐管”。
5月3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推进联席会在我市召开。会上,咸宁、岳阳、九江三市交通运输局签订了合作协议,率先实行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
同时,赤壁市、通城县与临湘等周边县市从区域规划、交通网络、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物流市场、生态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对接融合,全面推动交通互联、产业互接、旅游互拓、市场互动、生态互惠。 (王莉敏)
加快鄂南强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
核心提示:
●省委省政府在咸宁召开现场办公会暨咸宁市三级干部会。
●李鸿忠用“火热蓬勃、亮点纷呈、东风浩荡、香气弥漫”16个字评价咸宁。
●加快鄂南强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各县市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市级战略。
2012年5月21日,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暨咸宁市三级干部会召开。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直部门研究部署支持咸宁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鄂南强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等出席。
李鸿忠用“火热蓬勃、亮点纷呈、东风浩荡、香气弥漫”16个字概括咸宁的变化。他要求广大干部在精神区位上更高一筹,对地理区位的认识更进一步,在发展的标准上更高一层,在发展的动力上更强一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生态特色和文化品位,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要突出一个“勇”字,发扬“铁军”精神,勇于担责、担难,敢于攻坚克难。
王国生用实力、活力、魅力、和谐8个字概括咸宁的发展。他指出,加快鄂南强市建设是省级战略,事关湖北支点建设大局。要牢牢把握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的难得机遇争当构建“中三角”排头兵;要全力抓好幕阜山区集中连片地区扶贫攻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省委、省政府放眼世界、国家发展大势,为咸宁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实现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四者共同构成省级战略咸宁实施的主体内容,描绘出咸宁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
7月20日起,各县市区召开三级干部会。嘉鱼“建设湖北经济强县 打造长江临港新城”、通城“建设幕阜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 打造中三角节点城市先行区”、崇阳“建设幕阜山区经济强县 打造美丽富饶新天城”、通山“建设绿色崛起先行区 打造咸宁次中心城市”、咸安“全力打造香城泉都中心城 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 争当鄂南强市建设排头兵”、赤壁“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上升为市级战略。 (陈新)
咸宁高产农田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核心提示:
●咸宁高产农田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称赞:咸宁在科学用地方面做出了典范。
2012年6月26日,全国贯彻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要求学习咸宁经验,推动全国土地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咸宁“七山一水两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坚持将建设高产农田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走出了一条“高起点谋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路,全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嘉鱼是咸宁经验践行者。经验交流会上,嘉鱼县委负责人作典型发言,介绍在做活土地整治文章,助推经济转型发展上的主要做法:坚持统一领导、坚持规划引领、坚持机制创新、坚持科技推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建设发展格局。
咸宁市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注重整村整乡甚至整县推进,已基本实现全域整治。官桥八组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中,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将挂钩试点项目与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有力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咸宁高产农田建设成功经验很有说服力。将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聚合资金资源,调动多方力量,积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耕地和粮食、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
国土资源部领导会上强调,全国各地要充分借鉴咸宁土地整治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规范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更加突出服务“三农”导向,更好地发挥政策资金支撑作用,更好地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努力把土地整治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饶红兵)
任振鹤任市委书记丁小强当选市长
核心提示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省委决定:任振鹤任市委书记,提名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丁小强提名为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
●市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任振鹤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小强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
2012年8月3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会议宣布省委决定:任振鹤同志任中共咸宁市委书记,提名任振鹤同志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不再担任咸宁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提名丁小强同志为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受省委委托,就咸宁市委、人大、政府主职调整作重要讲话。他说,任振鹤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思路清晰,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省委认为他是市委书记的合适人选。丁小强同志政治素质好,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省委认为他是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合适人选。
任振鹤说,这次咸宁的市委书记、市长均在咸宁产生,体现了省委对咸宁工作的充分肯定,对咸宁广大干部的关怀和厚爱,也充分体现省委对咸宁持续、跨越发展的高度重视。
任振鹤饱含深情地说,是咸宁的青山绿水陶冶了我的情操,催生了我的灵感;是咸宁的人文历史启迪了我的思路,坚定了我的信心;是咸宁的发展实践丰富了我的阅历,锤炼了我的意志;是咸宁的父老乡亲给了我信任,给了我力量。省委把咸宁市委书记的“接力棒”交给了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不忘感恩、不忘历史、不忘奋斗。
丁小强说,为了不辜负组织的重托,更好地履行人民赋予的职责,将做到:第一,坚持勤学好思不松懈。第二,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第三,坚持和谐办事不折腾。第四,坚持勤政为民不懈怠。第五,坚持廉洁自律不越线。
在28日召开的市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任振鹤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小强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新)
武深高速咸宁段开工建设
核心提示:
●项目全长92.078公里,总投资约80亿元,建设工期约4年。
●标志着咸宁所有县市区拥有高速公路,咸宁有了一条串联所有县(市区)的高速大外环。
2012年9月22日,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武深(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鱼至通城段奠基开工建设。这段92公里长的高速建成之后,将使咸宁所有县市区拥有高速公路,并使咸宁有一条串联所有县(市区)的高速大外环。
武深高速公路嘉鱼至通城段是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建设项目,作为京港澳高速公路的复线公路,将成为联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圈的另一条交通要道。
武深高速嘉鱼至通城段起于嘉鱼县新街镇蜀山村,衔接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并对接武深高速武汉至嘉鱼段;终点位于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达风村,衔接杭瑞高速公路,并对接在建通界高速 。
该段高速,嘉鱼起点至赤壁西段的近44公里为六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赤壁西至通城段的48公里为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整个工程预计在2015年6月建成通车,这是我市境内建设的第6条高速公路。
武深高速咸宁段是我省“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七纵五横三环”中的重要“一纵”。它的建成改善咸宁、赤壁、嘉鱼县城镇密集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协调咸宁市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加快咸赤嘉城镇密集区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发挥咸宁市地区城镇发展聚合轴的重要作用。
届时,武深高速公路武汉至嘉鱼段、嘉鱼至通城段的同时建成将贯通武深高速整个南北大通道,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鄂湘粤三省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朱哲)
第四届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举行
核心提示
●激光音乐喷泉气势磅礴。
●中国香城论坛智慧碰撞。
●科技招商会硕果累累。
香城展新颜,泉都迎宾朋。 2012年9月12日到30日,中国·湖北咸宁第四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举行。
特色鲜明、规模空前、好戏连台的活动,生动的阐释着第四届旅游节的主题:“时尚、浪漫、健康——香城泉都·湖北咸宁”。
万人自驾游咸宁活动现场,激情的飞车表演,震撼的自驾车队,让市民不断发出欢呼声,尖叫声,惊喜声。
城市大型花卉景观展现场,上万市民徜徉在44个金桂品种,58个银桂品种,38个丹桂品种,还有四季海棠、孔雀草、鸡冠花等28个大品种、80万盆鲜花装点的人民广场。
激光音乐喷泉点亮仪式上,上万名观众伴随着音乐《爱我中华》的旋律达到高潮,淦河激光音乐喷泉冲天喷射出一道100米高的水柱,享受着一场大气磅礴的视听盛宴。
首届国际十大 “香泉仙子”评选让市民大饱眼福,来自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波兰、乌克兰、刚果等国的20位选手,带着青春时尚的气息,以美为媒推广香城泉都的独特魅力,给本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首届中国香城论坛上,文化名人余秋雨、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深入探讨了香城建设的诸多话题,他们以知识的芬芳熏陶这座城市的市民,以智慧的光芒启迪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像催化剂。本届旅游节,市委、市政府巧打招商牌、项目牌、科技牌。在“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香城泉都·中国湖北咸宁科技招商推介会上,我市共签约项目50个,涉及工业发展、技术合作、商贸物流等7个方面,合同投资总额达333.99亿元。 (甘青)
|
|